第105部分 (第1/4页)

陈泰的病情看似严重,但实际上引起后续感染的机会不大。溃烂只发生在小腿,这还是比较幸运。如果进一步发展,整条腿不保,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那将更麻烦,手术必须赶紧进行。

回到京师的第三天,陈墨的手术终于要开始。

麻沸散是现成的,器械也是事先经过消毒处理,诊疗室的消毒工作很容易,太医署的学生林清对手术已经非常熟练,正好做副手。

这一次,陈墨麻沸散的剂量用的很大。这种手术会很痛,麻沸散显然起不到绝对止痛作用,也算是有备无患。

血腥的过程对陈墨和林清来说不是任何问题,近段时间,两人配合做的手术数不胜数,这个截肢手术对他们来说并不复杂,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时辰后,陈泰的那条小腿被截了下来。

为了不让小丫头们吓死,陈墨赶忙让林清把那条小腿用麻布包裹起来,随后让一名牙兵赶紧去处理掉。

让士兵们把昏昏沉沉的陈泰抬到跨院中,陈墨终于松了口气。

“大郎做的什么手术?”小汐好奇心最盛,看到陈墨洗漱,换过衣服,立刻凑了过来。

一开始就瞒着,现在更要瞒着,陈墨微微一笑:“阑尾炎。”

“什么是阑尾炎?”小丫头继续好奇。

“阑尾炎是一种肠道手术,要开膛破肚,要不要我详细说说?”陈墨满脸坏笑。

“不要,不要!”小汐一脸惊恐,撒腿就跑。

腊月二十八,抓紧时间,陈墨赶紧回了一趟子午村,让身边的弟兄们也回家过个年。传统很重要,家人的团聚很重要,过年就是这样,总不能让左盱老两口孤孤单单的过年,陈墨把小汐留在了子午堡,也算给有些孤寂的老两口一些亲情上的安慰。

新年在热烈中来临,这个时代没有包饺子的习惯,春联还不普及,也省了这一个程序。

唐人过年除夕晚上也是全家老少要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不睡觉,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守岁”风俗。唐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大诗人白居易写自己家过年的情景时就说:“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这就是唐代的除夕夜。

一大家子中,除了田秋茂夫妇算是长辈,小汐和李三斤等人的离开让年轻人少了很多,但热闹气息并不弱。

晚饭刚过,天一黑下来,冰儿、清儿和田喜拉着田秋茂夫妇和陈墨立刻开始守岁。

其实。。。没什么,室外玩的游戏玩不了,出去不安全,就是在家里下棋,至于流行的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等就免了,陈墨没这习惯。田秋茂夫妇和三个小丫头也没那么高的文化,还是下下棋,吃点零食比较实惠。

陆战棋、跳棋、五子连珠轮番上阵,三个小丫头兴致勃勃,输赢也不在意,只是图个高兴。陈墨的棋艺最高,可输的最惨,女孩的规矩她不懂,反正赢起来很难。

陈墨总是失败,清儿和田喜干脆换了陆战棋两人对弈。田秋茂夫妇和展青不会下棋,三人负责围观打气,外加不同往嘴里送东西。

一只温暖滑腻的小手抓住了陈墨粗糙的大手,淡淡的少女气息传来。小丫头的手轻轻拉动,陈墨未动,小手再拉。。。陈墨明白了,小丫头想要一个两人的空间,大过年的,不能让小丫头失望,于是,陈墨悄悄起身。。。。。。(未完待续。。)

第211章 料敌先机

子时辞旧迎新,“守岁”人们纷纷起身,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大家要说拜年吉祥话。吉祥话大致是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一类。

鞭炮还没出现,唐朝只有“爆竹”或称“爆竿”。就是拖来一大堆竹竿往火堆里扔,竹节中间有空气,被火烧爆的时候自然会“噼里啪啦”作响。

院子里烧爆竹的火堆也有讲究,叫做“庭燎”。它有着照明、烧爆竹、取暖、烧旧物、增添喜庆气氛等多种作用。富贵人家这堆大火要烧整整一夜甚至几天几夜不灭,还往火堆里丢香料,弄得整个宅院异香缭绕。更有甚者选个高地在山坡上竖起庞大的灯树助兴,载歌载舞炫富。

还有一个习俗要遵守,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型旗子,在寒风中抖动,这叫幡子”。后来,这种风俗被传到了崇尚唐风的岛国,演变成了“鲤鱼飘”。

除了民间风俗之外,官职等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