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起身同皇后及国舅告辞。

“我会再来拜会您的,皇后娘娘。”

她命繁锦将从赊店带回来的老酒留下两坛子,皇后道了谢便命人送湖阳出去了。

目送湖阳离去的背影,郭况急不可耐地凑到皇后身边,“娘娘,您认为公主殿下会去同皇上谈谈宋弘吗?”

皇后娘娘倒是放心得很,对此深信不疑,“这些年皇上赏给湖阳的田地奴仆多不胜数,若宋弘的提议开始实施,第一个有所折损的就是这位深受宠爱的长公主了。本宫不信,她会吃得下这个亏,无动于衷。”

这也是郭况提议将此事先捅给湖阳公主的理由,湖阳作为皇上的长姐,加之为建国所付出的努力,因而深得当今皇上的器重。若是郭家能与湖阳公主联起手来,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这正是国舅同皇后心中所想之事,郭况借此机会再度提醒皇后:“娘娘,关于让湖阳公主下嫁我一事,您……”

“本宫已几次在湖阳面前提起此事,也不知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好像每次都没让本宫把话说明。”连她都忘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像每每提到联姻一事,就被什么事给岔开了。

郭况倒有更妙的主意,“娘娘,虽然平日里公主对自己的婚姻一事避口不谈,可皇上对公主的婚事一直都很着急,您何不把此事直接禀明皇上,只要他同意了,相信公主那边再无反对的可能。”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皇后娘娘心中有了主意,只等合适的时机了。

湖阳见到皇上的时候,他正在御心亭品茶。

“湖阳让皇上久等了。”

皇上并不在意,命宫人扶起她来请到亭心坐下,又命赐上佳的茶请她品用,“朕听说长姐被皇后请去了。”

“是。”他们姐弟间没有欺骗和谎言,“皇后娘娘正同国舅爷说话,请了我去说了会子。”

皇上捻了几缕手边的黄花,散到风中,“有什么事吗?”

“是……宋弘,大司空宋弘。”言及此,湖阳相信皇上心中已有数。

皇上沉思的表情告诉湖阳,他确是明白了,“是为了释奴返庶,复兴农桑的事?”

湖阳点头,皇上不由自主地露出苦笑,“长姐,您以为大司空的提议如何?”

“皇上您通过多年战争一统江山,好不容易得到这个天下,可奴仆和田地集中在少数权贵府里。长此以往,权贵富奢而国家贫穷。若从权贵角度看,我会同国舅爷一样厌恶大司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若从一国公主的角度来说,我会和皇上一样赞赏大司空的所为。”

她的话让皇上激动不已,一把握住她的手,皇上难以自控,“长姐,这些年多亏了您对皇弟的支持。”

“哪里。”湖阳不敢居功,“这片江山历经多年战乱,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正是积蓄人心、囤积财力的时候,再容不得半点乱子了。”

皇上紧握着湖阳的手不住地点头,“还是长姐你体恤皇弟,体恤江山社稷啊!”

湖阳不禁流露出落寞的表情,“我怎么能不体恤呢?要不然马毅不是白死了嘛!”

听她提及这个名字,皇上心口收紧,想起长姐刚从棘阳祭奠归来,他不禁再度提起旧话:“湖阳,你还年轻,还是趁早嫁了才好。”

嫁人这话皇上近来提及得太过频繁,湖阳生怕给拽住不放,忙找机会岔开话题:“皇后、国舅他们怕是不会轻易饶了大司空吧!”

正是这话,皇上叹道:“这几年皇后越发厉害起来,竟有吕雉、霍成君的风范,大有想要干政的意思。然,朕绝不会让汉室重走老路,什么皇后专权、外戚弄政的事绝不能再次发生。”

“扑哧”一声,湖阳竟在此时笑了起来,“皇上,您怕是还不知道吧?皇后娘娘想给我做媒呢!你猜,娘娘是想把我跟哪位大人凑成一对?”

“郭瑷?”皇后娘娘的外甥?这是皇上能想到的唯一人选,“可郭瑷刚满十六,配长姐你是不是太年轻了些?”

湖阳掩嘴大笑,“是郭瑷的父亲。”

“国舅郭况?”皇上惊得瞪起了眼,“他已过不惑之年。”过了春等郭瑷成亲,他该是做祖父的人了,还妄想娶长姐?!“这事怕又跟皇后脱不开干系。”皇上若有所思地望向飘落的黄花,一切已是昨日之事,“湖阳,你说,朕是不是错了?”

她知道,他在说的是当初立后之事。

安慰并不是此时最好的办法,很多事很多时候,他们姐弟需要面对现实。

“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