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3/4页)

萧太一将这一切都甩给了另几人,一心扑到了变速器的试制上。只有两个时候他才停止了自己的试制工作。

一是李佳佳返校的时候,他亲自把李佳佳送到学校,然后尽一切可能的给李佳佳买了一屋子的日用品,才依依不舍的反回江洲。

另一个是迅雷公司新产品线开业的时候,他亲自为新线通上电。

除了这两个时候,他一心扑在变速器的试制上。

无论是手动、自动还是无极变速器,其原理都很简单。但并不是说懂得了原理就能制得出来。就如后世时,很多中国企业在买阀门时,都必须高价从国外进口产品。如果从原理的角度来说,阀门是个非常简单的东西。但有些特殊用途的阀门国内厂商就是不能造。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加工精度的问题,二是材质的问题。

而这两个问题,现在也同样困扰萧太一。

要说变速器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什么?只要稍懂一点变速器知识的人都会告诉你,变速器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齿轮。变速器就是通过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产生不同于发动机的转速而实现汽车的转动的。

由于变速器的体积限制,变速器上的齿轮体积较小,但其精度要求非常高;同时由于齿轮承受的力较大,其材质要求也非常高,做齿轮所要求的钢材都是特殊合金钢。

萧太一的变速器试制非常不顺利,主要就卡在这两个问题上。

与德国、美国及日本人相比,中国缺少精密加工仪器,但不缺少高技能的工人,这为萧太一的试制带来了便利。

在江洲齿轮厂,萧太一找到了为自己解决齿轮加工精度的人,国家八级钳工钱平生。

江洲齿轮厂是一家专门生产各类齿轮的市属国有企业,始建于本世纪50年代。其所使用的生产线,都是当然苏联援助产品,至今已老化的非常严重。说实话那些老掉牙的设备与厂房,萧太一是一点都看不上。但这厂里近五百号工人,萧太一却把他们当成个宝。尤其是钱平生,那可真是象院士一样稀少的人物,也就这个年头还能见到。待九十年代国企大下岗后,这样的人物再也见不到了。

当钱平生带着一帮徒弟用了三天就把萧太一要求的各式齿轮加工出来,萧太一忍不住开始打起江洲齿轮厂的主意来。他的迅雷公司要生产变速器,一个专业的齿轮厂,那是必须的。而要建立一个齿轮厂,厂房、设备倒是小事,而一批熟练的工人没有三两年根本就是不可能培养出来的。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如果放到个十年后,那时可能白送都没人要,但现在不行。

现在江洲齿轮厂经营的非常红火,江洲是个工业城市,而齿轮是工业之母,在计划体制下,无人与之竞争,就一个江洲的需求,江洲齿轮厂就吃不完,说是每日四班倒,接到手的活都还干不完。要不是萧太一提供的图纸上所列示的齿轮样式是钱平生从未见过的,钱平生哪能抽出时间接他那点活。

因此萧太一即使有这个心,也无这个能力。只能看着齿轮厂那批熟练的工人吞口水。

齿轮用材料的解决却是非常费了萧太一一翻工夫,最后的结果也让他非常不满意,也只能将就着先用着看。

江洲钢铁厂虽然在国内钢铁厂中连前三十都排不上,但它在中国的钢铁行业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江洲钢铁厂虽然叫做钢铁厂,但这个厂主要生产的是各种合金钢与特殊钢。如果说到合金钢与特殊钢,在80年代的时候,它认了第二,国内其他厂都不敢认第一。

但可惜到了90年代后,江洲钢铁厂就如同其他国有企业样,不可避免的经历了衰退、破产。重组重生的江洲钢铁厂在领导人的短视下,改变产品结构,跟大众去生产什么建筑钢。在中国房地产疯狂的那十年倒是过了十年好日子,然后又是停产、破产、重组,停产、破产、重组,陷入了不停的破产重组循环,到萧太一时代时,早已成了过眼云烟,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这又是个让萧太一眼红不已的工厂。无论是生产配件也好,还是生产汽车发动机也好,甚至是生产汽车整车,材质都是一个关键。

后世的中国钢铁行业最让世人诟病的是什么,空有世界第一的粗钢产量,但却几乎无法生产汽车专用钢,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的进口汽车专用钢。

说实话,萧太一的脑海中记了不少合金钢的配方,如果给他一个钢铁厂,他有信心在一年内生产出适合汽车行业材质要求的各类合金钢。

但不说现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