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 (第1/4页)

薛郎等队员们全部下来,直升机升高,他这才顺着足迹往回走,找到了那条一直跟着的足迹,试探了下雪的软硬度,心里一喜。

到这,雪的硬度说明对方离去不超过二十小时,看来,还有希望找到痕迹。

“跟上!”

薛郎站起身边喊,边摘下滑雪板,拴上撑杆,将突击步枪横在了胸前,随之撑起滑雪板,顺着足迹冲了出去。

六个队员快速动作,紧紧的跟着薛郎。

薛郎码综的水平相当过硬,别说雪地上的清晰痕迹,就算夏天草丛里很难看到足迹,他也跟不丢。

这都是多年间打猎积累的经验,跟他上一世还真没啥关系。就算那时他是兵王。

一行人快速在林间穿梭,身后,三架直升机稳稳的跟着。

奔行不到一个小时,翻过一座山包,直升机汇报道:“前方四公里外有人家,是个村子。”

出山了?薛郎顿了下,接着下令道:“山猫!先行包围村子!尽量不要暴露行踪!”

“是!”

张明应声领命,指挥直升机先一步直奔村子,在距离村子千米之外的防风林外,顺着绳索滑下,随之兵分两路,徒步奔向村子。

直升机则呼啸而起,盘旋了下就返回山林边缘,悬停半空,等待进一步命令。

薛郎这会也冲出了山林,但足迹已经消失,因为这里人来人往,足迹层层叠叠,已经不可能辨认出任何痕迹。

但薛郎判断,不管崔广义怎么离开,他首先会到村子里休整,再想办法弄到车辆。

要知道这个村子刚才他已经在地图上查询了,距离公路要有将近二十公里,大雪封路,要么徒步离去,要么就找到交通工具。

不管哪一样,对方多要进村。

他站住脚,掏出电话给金腾打去,让距离这里将近四十公里的车赶到这个叫莲花村的路口,停在公路上。

挂了电话,他挥手下令道:“走,进村!”

薛郎放弃了查询足迹,下令直奔小村。

这会,大雪封门,虽然大多在家猫冬,但直升机的轰鸣还是能听见,于是,大人小孩都出来看,却看不到直升机的影子,在声音消失后,都狐疑的返回家中,关严门。

薛郎带着六人快速靠近村子,在耳麦里询问村子的情况。

他非常担心,追击的目标要是在村子里,会伤害到普通人。

一组组的汇报,说明着村子里的情况,让薛郎很意外的是,村子里很安静,根本没有遭遇什么的迹象。

一组组的汇报着,轮到张明,他汇报道:“队长,村子是莲花村,是东兴乡的一个村子,通往外面的路就一条车辙,再就是人走的痕迹,没有清理,雪的厚度接近一米。”

就一条车辙?

薛郎眼睛虚了下。

一米厚的积雪,车辙就一条……

“什么车?走了多久?”

“看花纹,应该是农用的胶轮,就一个车头,时间大概十个小时以上。”

昨天下午走的……

薛郎眼睛眯了起来。

出山的脚印二十小时左右,看来,这辆车就是崔广义离开这里的交通工具,要不,农村人出门,谁奢侈的耗油跑一趟?连车兜都带不了,就一个车头,纯粹是烧包。

先确定这辆车是谁家的,看看有没有具体信息……

主义打定,他在耳麦里下令道:“所有人潜伏,不要被村民发现。”

“是!”

张明那边领命,纷纷将自己埋进了雪里。

薛郎摆摆手,带队快速来到潜伏的队员身边,将滑雪板放下,端着枪,小心的摸向村口,随之顺着车辙摸进了村子。

这会,村子里积雪没有清理出去,农村,根本没那么大力量清理,都堆在道边,清理出人走的就完活。主干道,也不过就两三米宽,且没有清理到底,就被踩结实了。

这也导致每家只有大门敞着,或者大门不是铁皮包着的,是钢筋焊的那种,可以看到门口的人影,窗户,基本都被雪墙挡住了。

车辙,一直清晰,薛郎认得出这是一种水田用的四驱大花纹拖拉机。这种车别说雪里了,就算泥路也误不住。

一路顺着车辙,七个人快速来到一家院门前,幸运的没有碰到一个人。

可当薛郎看到大门紧锁时,他皱了下眉。

农村,这会都在家,不可能锁大门。而且这家条件相对看着还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