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张爱国会意,道:“行,六千就六千,权当我和司城先生交个朋友。”

司城凉介终于松了口气,苦笑道:“社长派遣我来之前,给我的价格区间是四千五rmb到六千之间,我也曾想过最多五千便拿下来……”他摇了摇头,“六千就六千,但我们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贵厂每个月至少给我们会社提供三千吨米糠油。”

张伟大喜,三千吨就是一千八百万rmb啊,米糠对于自家来说根本不算成本,去掉一点人工和精炼的材料费,最起码能赚五千五每吨,三千吨足足能赚一千六百五十万,而且这还是每个月赚这么多,一年十二个月下来足足能赚近两亿的rmb,衣食住行排行第二的食果然是暴利行业!

“三千吨没问题。”张伟也提了一个要求,“但我们要求支付美刀,不要日元。”这方面他是有考虑的,未来亚洲的金融形势不太好,而美刀一直坚挺,自然要就要美刀,这些外汇他也不准备转回国内,而是准备挪用炒泰铢。

待会打个电话王栋梁,商量下在海外注册个银龙鱼的空壳公司,以便和伊藤洋华堂交易。

“可以。”司城凉介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便是签订合同。

张伟坐在那边揉着太阳穴,别看刚才表情冷静,实际上在交谈价格的时候心脏跳动的厉害,油厂才加工没多久就来了这么大一个生意!

兴奋啊!

实在太振奋人心了!

特别是在即将第二轮炒泰铢的时候,能有这么一笔钱汇入进来,这才是真正兴奋,接下来炒泰铢的资本更多了啊,至于挪用钱的后果?张伟根本一点不担心,只说汇款还没到账呗,只要挪用半个月就够了,半个月应该出不了什么乱子。

唯一让张伟感觉好笑的是,春上野树想宰自家没宰到,反而帮着自家把东瀛的百货大亨引来了,还签订了长期赚钱的大合同,这结果想想都让人忍俊不禁的想笑,接下来又要去炒泰铢了,自家资产又到了暴增的时刻!(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 做电子邮箱的梁总

(今天不防了,更了)

————以上不计入正文字数

盐市,米厂。

又快要去香江,张伟和父亲先到米厂交代一下。

米糠油的货还要准备两天,大概张伟和父亲到香江差不多能发货出去,钱的话按照约定货一到立刻到账,要趁这之前注册一个海外空壳公司,三千吨米糠油一千八百万rmb,换算成美刀差不多二百二十万样子,加上原先的三千万美刀和之前购买浸油机省下来的一百万美刀,这次大约三千三百万美刀炒泰铢。

办公室里。

张伟看着父亲对廖文峰、张保国以及其他几位有编制的几人交代了几句。

屋里大概四五个人都坐在沙发上。

正说着,忽然,有编制的监察财务的男子开口,“张总,银龙鱼油厂什么时候让我们的人过去?上面领导已经问过好几次了。”

张爱国看看他没说话,似乎不知道怎么回答。

“随时可以派人过去。”张伟随口应答,这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叫薛凉,是上面派下来专门监察财务的人,油厂本来没正式对外营业所以没派人过去,现在和伊藤洋华堂有交易,自然要派人过去,毕竟银龙鱼属于国有参股企业,不派人过去才惹人怀疑呢!

薛凉点点头,“那我待会和上面领导请示一下,不出意外派我过去。”

张爱国笑道:“薛主任去好,就这么决定吧。”他又转头对着其他几人,“这段时间我不在,你们盯紧厂里的加工。”

其他几人应声。

张伟也觉得薛凉过去不错,至少这人在米厂的时候没有指手画脚过,要真派个指手画脚的人过来,他可能会来火,甚至把人赶走,但现在没有这种情况,还算是比较愉快,银龙鱼红火这些人有业绩,他们又不会多说什么,大家合作还算愉快。

刚说完。

门被从外面推开。

王栋梁扶着眼镜走了进来,冷艳一如既往的跟在后面,他俩经常来银龙鱼米厂转转,正巧听见张伟和张爱国来了,便找了上来。

众人看了过去,薛凉几人主动打了招呼。

还没轮到张伟和张爱国打招呼,王栋梁便走到沙发旁,道:“小伟,你让我办的事稍微遇到了一点麻烦。”他让张伟挪了挪位置坐了下来。

冷艳走到窗边眺望,也不知道她在看什么。

人太多,不是说话的时候,张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