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3/4页)

只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策马而来,她见了那人的脸之后大吃一惊:“皇后!”

只见来者笨拙的翻身下马,脸上还带着明显的泪痕:“仙后~~哀家看出你是忠于皇帝之人,但是皇上得病来的太急太猛,他临时做的安排让我,刘大夏和王恕一起摄政,这样看似稳妥,其实有很大的隐患。”

“哦?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的想~~但是也觉得三人同时摄政~~似乎有点乱~”采青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和嘴边的酒。

皇后往前走了一步凑近了采青,她那张倾国倾城般美丽的脸上此时写满了淡淡的哀伤,但是上翘的嘴角却显现了她的好强:“皇上曾多次在私下跟我提起过你,他说你个有真有本事的人,说在关键时刻你可能会做成别人都做不了的事情,非常值得信赖。所以我第一个找到了你~~我作为一个妇道人家,长年在后宫,朝堂上的事一概不知~~摄政根本其实就没我什么事!完全是那两个人说了算!我真的是担心~~如果他们串通起来~~”

采青此时明白了皇后为何冒险独自一人来找她。她明白皇后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一般来说,只有皇权与大臣的权利达到平衡才能稳固的形成统治。一旦大臣的权利和势力过大,那政权就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王恕和刘大夏在朝中担任要害职位多年,党羽门生便布朝野。长期在后宫的张皇后那里是他们的对手?

到时候皇帝幼小无知,张皇后又缺乏支持独木难支。朝野里就会出现王恕,刘大夏两人分庭抗礼的情况。如果哪天这老哥俩觉得不痛快了,凑到一起一合计,皇帝被废也是有可能的。

望着孤苦无依的张皇后,采青不以为然的对她笑了笑:“没事的~~有我在~~他们都不敢造次的~~你就放心好了!”

年纪轻轻就成了皇太后的张氏见到采青成竹在胸的样子,焦虑的脸上有了一丝宽慰。

第一百九十章 制衡

张皇后的担心果然不是多余的。王恕,刘大夏二人虽然是贤臣,也是忠臣,但是他们也是人。

是人就会有**,有些人自称是圣人,可以坐怀不乱,但是一旦有一个赛西施,胜貂蝉的角色出现时,他们就会把自己虚伪的嘴脸丢得渣都不剩,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恬不知耻的跟人家套近乎。

现在王恕和刘大夏也双双陷入了这种情况~~他们要面临的诱惑更大,整个天下唾手可得!在自己面前的只是孤儿寡妇,朝野中满是自己的党羽~~自己说的话近乎是圣旨~!再淡薄名利的人心里也会蠢蠢欲动的。

他们开始无视张皇后(现在是皇太后了)的意见,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皇太后提议简单的重修一下祖陵,居然被王恕又干脆又硬气的“没钱!”两个字就给打发了。皇太后气得半死。采青虽然一心急着要去南海寻宝,但是见此情景也是放心不下。

以她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方便直接干涉朝政~她决定找一个代言人来制衡日渐强大的大臣势力。

渐渐地,一个名叫陆柄的年轻人引起了她的注意。他的父亲是随永乐大帝朱棣靖难有功的陆辰,这个年轻人仰仗背景当上了锦衣卫的千户。他处事低调诡秘,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且有很强的正义感。采青第一眼见到他就感到他绝对是个可用之才。于是她多次主动找还在郁郁不得志的陆柄谈心。在一次与陆柄很透彻的谈话后,一点就透的陆柄当即表了忠心,采青也对他说了一句当年尚铭曾对自己说过的台词“小伙子好好干,你是有前途的!”

于是她与张皇后通气后又跟王恕,刘大夏打了招呼,让他顶替了已经年老体弱的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王恕和刘大夏虽然已经权势熏天,但是由于那次闹鬼事件对仙后还是有所畏惧,忸怩了一阵也答应了。无名小子陆柄一下子登上了一个大舞台。

王恕和刘大夏一点也没在意,觉得所谓的锦衣卫是靠皇帝撑腰的,现在皇帝才十二岁,根本没那个心眼,根本无需重视。所以认为这个陆柄也是凭裙带关系顶上来混日子的,根本不敢对他们这些老江湖不敬,压根对自己形成不了什么威胁。自己只要抬一根小手指头就可以将他捏死。

他们没意识到,他们自己给自己设立了一道天堑。一道通往最高权力的天堑。

陆柄上任后不久,原本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锦衣卫一下子活跃起来!到处的搜集情报,来回的进进出出。原本松散的锦衣卫门一下子被团结起来,采青通过对崆峒四圣的了解,指使陆柄率先把他们拉拢了过来。但年被采青推荐给尚铭的崆峒四圣原本只有冷一枫一人官职做到了千户,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