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2/4页)

没人要求皇帝一定要喜欢皇后啊,历朝历代,得到皇帝宠爱的,多是嫔妃。皇后嘛,多是用来敬重的。

但这位皇后娘娘呢,长得大气,心眼却实在不大,宫女们给她梳头时,不小心把钗插歪了那么一点点,不仔细看绝对看不出来。

旁的妃嫔呢,大不了叱责一句,自个顺手扶一扶,美人扶钗,别有幽趣,也是一种风情。

可皇后娘娘呢,眉头一蹙,然后,侍候梳妆的宫女们就被拉了出去,让掌刑的打,打到什么程度?气绝为止。

皇后娘娘自认为是待下严格,是在肃清风气,但是,今上却胆寒了,打杀人和喝口水一样自然的老婆,这脑回路和心理状态,真的没问题?

要知道,皇帝也是个高危职业。被生病,被落水,被服丹,以及差点被宫女勒死的皇帝表示,别看皇帝是天子,可投胎技术好,不代表九项全能不会死。

今上本来就不喜欢皇后,经了几桩类似的事,渐渐疏远了皇后,皇帝坐拥六宫粉黛,不到皇后这儿来,今上也不是没地方去。

可是今上在嫔妃那儿略起晚了一点,皇后就正装前去质问今上,言今上因美色而怠政,可是圣明天子所为。

又责嫔妃,说都是嫔妃妖媚惑主的过错,才使天子失德,以正宫气势命人杖责妃嫔。

今上自然是不忍见嫔妃受刑,便惭愧自责,是自己贪杯,才致晚起。可皇后却直言管束嫔妃是她分内之责,况她责打嫔妃,也是为警示诸人,不可让今上沉溺酒色,延误朝事。

但今上既为嫔妃求情,便暂且记下。这些话是说得入情入理,连今上也被打动了,觉得自个是不是误会了皇后,或是皇后画风正常了。

但是,今上很快发现,人是没那么容易改变的,只要他略晚起了一会,或是同嫔妃说了什么体己话,即便没有误早朝,一下朝也会发现,皇后趁他上朝,以这些理由,杖打了嫔妃。

好在妃子比宫女金贵,皇后打归打,但还不敢伤及性命。

今上算得是个宽和性子了,可遇上这样的皇后,也不禁怒发冲冠,一时血涌上心来,便立意要废后。

然而,彼时太皇太后尚在,皇后乃太皇太后所挑选,见今上动怒,便披发赤足,与太皇太后哭诉今上如何不念旧恩。

太皇太后如寻常人家慈和祖母,自然劝和不劝离的,且皇后哭诉之事,又触动了太皇太后的一段心事,略生同病相连之感。

于是,告诫了今上不可负义,又将身边的女官,赐予皇后,辅助皇后,其实是给皇后撑腰。

不过,太皇太后,也算歪打正着,太后给的女官到了皇后身边之后,挨皇后杖责的嫔妃越来越少,只是皇后以小事为借口处置的宫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今上有了宠妃之后,哪月坤宁宫要没打杀人,整个皇宫都觉得阴风测测,仿佛有鬼魂在身后跟着,要找替身鬼。

太皇太后崩了之后,皇后连宫人也甚少打杀了,除去管理宫务和请安外,便是陪着老太妃们吃斋念佛,说是为太皇太后诵经,倒博了个孝顺的名声。

“皇后娘娘也来给老圣人和太妃请安?”

娇滴滴的笑声,伴随着环佩叮当声,轻柔地传过来。

两个宫装丽人,带着一个粉妆玉裹的小女孩儿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旁边的宫人忙忙万福,原来,来人竟是今上新封的吴贵妃和周贵人。

那小女孩儿,身上裹着粉红的狐裘斗篷,头上也戴着上等狐皮的饰物,年龄虽小,已能看出几分丽色来,还没上前请安。

太后一把揽过,将那女孩儿楼进怀里,眼里满是慈和笑意,对着太妃打趣道:“你瞧阮儿这小模样,竟有几分你年轻时的影子,比她老子会长多了。”

太妃柔柔一笑,眼梢微翘,竟有几分嗔怪之色:“这是我的孙女,自然像我。要我说,忠顺才是会长,这么多王爷里,独他长得像高祖,太上皇每每要教训他,都不敢下手儿。”

太后扑哧一笑,周围的宫人也都笑了,太后说道:“似高祖虽好,但似你也不差,若似你年轻时,太上皇早看呆了,不是不敢打,是舍不得打了,倒不知忠顺还要淘气到什么地步呢?”

“哦,看呆的只是太上皇,不是太后娘娘。”

太妃笑得咳嗽了几声,苍白地脸颊掠上两抹淡红,楚楚之风韵,竟让在场之人皆愣了一愣。

过了一会儿,方才大笑起来。

太妃已近五十,病体沉珂,尚有如此风情韵致,若是年轻时,真不知是何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