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在阿历克拉下达各地驻军,不能放松警惕,加强各仓库还有武器弹药库,一些重要设施的安全警戒命令后。刘兴华却带着特战队员,踏上了漫漫的回程路。

跟出来的时候一样,刘兴华除非有作战任务,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大多都不经过各地的城市。专挑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前进,而沿途看到百姓的艰难,让他同样深有感触。

明白再过个把月,就是华夏百姓就重视的大年夜。这些生活在沙俄统治区的百姓,这个冬天只怕会比以往更加艰难。可面对这种情况,刘兴华发现他能做的太少。

只有每次路过一些村庄时,刘兴华会从仓储器中,拿出一些物资让特战队员,趁夜放在这些百姓的家门前。而拿到这些物资的百姓,无疑能好好的过个年。

为了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些,也为了发泄内心那种无力的气氛。刘兴华在绥化地区,又连续突袭了几座沙俄驻军看守的仓库跟军营。

而这种情况,渐渐让漠北锄奸队,随着一路战斗跟一路默默行善。让越来越多得到意外之财的百姓,深深记住了这支队伍,也记住了漠北这个以前不太重视的地方。

如果不是冬天,加上很多人都知道,沙俄人不会轻易放过待在漠北的那帮英雄。只怕,随着漠北锄奸队的声名打响,会有很多不甘沙俄统治的百姓,迁到漠北去居住。

就在沙俄开始调派兵力,在绥化地区展开包围圈时。刘兴华又带着特战队,突然往伊春地区挺时。在那里,又做了几桩令沙俄驻军万分无奈的劫案。

东北的冬季,原本应该是猫冬的季节。可老毛子入侵东北的第一个新年,黑省各城的百姓,却觉得这个冬天很热闹。隔段时间就能看到,老毛子的部队进进出出。

随着刘兴华等人东一枪,西一枪的战斗,让围追堵截的老毛子,也觉得异常痛苦。这大冬天,大军行动本身不易,还要跑完东头跑西头,无疑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而发生在黑省冬天的战事,同样随着冬季行商的清国商人,将这个消息扩散到吉林跟盛京两地。甚至连朝廷,都知道在漠北有帮耍的老毛子团团转的人。

伴随着刘兴华,将老毛子在冬季折腾的够呛,让老毛子物资损失惨重之余。民间也开始流传着,有关这支漠北锄奸队的传说,一个个都是能踏雪飞行的天兵天将。

对于这种传说,朝廷官员无疑是不信的。可民间的百姓,却很相信这种传说。甚至他们很期盼,有一天这些天兵天将,能光临他们居住的地方。

只是除了哈城外那次突围战,让沙俄官兵近距离看过特战队的装扮。其它地方驻守的沙俄军,永远都是在战斗结束之后,才出现被刘兴华搞的一地死尸的地方。

面对围剿部队指挥官的抱怨,阿历克拉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最终下令,驻扎在前线的部队,展开冬季试探性作战,试图逼这支队伍返回。

只可惜,这样的冬季作战,对于进攻的沙俄大军而言,同样是件灾难性的事情。拥有稳固工事的安民师部队,用坚决的反击告诉老毛子,根据地并没如他们预料的那样乱起来。

针对这种有点病急乱投药的情况,西伯利亚军区的高层,最终下达撤军的命令。可与此同时,他们也觉得,先前布置的三万大军,只怕未必能拿下这支民间武装。

尽管他们不想承认这种现状,可西伯利亚军区还是决定,在明天的大战前,再调集两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无论如何,这支盘据在漠北的民间武装必须消灭。

虽然冬季跟来犯的老毛子打了几场仗,根据地的官兵,也是越打自信心越足。看着每次来犯的老毛子,丢下一地死尸离开,安民师的官兵也觉得非常高兴。

相同的,大冬天没事猫冬的百姓,每天最高兴的,就是听着广播里的各种消息。对于广播中传来的胜利消息,根据地的百姓也觉得非常高兴。

来这里生活,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而如今,老毛子屡战屡败,也说明保护他们的安民师,有能力保证他们的安全。

这样的安全,才是他们最渴望的。而不少没达到招兵年龄的年青人,也希望快点过年。等过完年,他们又大了一岁,或许也可去当兵,加入这支英雄的队伍。

在安民师真正安心待下来的凤翔等人,能明显感觉到。这个冬季,根据地的百姓跟部队,真如刘兴华所说的那样,拧成了一股绳。这意味着,老毛子想拿下这里,将变得比以前更加困难了!(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独特的‘告别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