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 (第3/4页)

经很远了,唐军胆子大了不少,竟然点起了不少火把来。这也更便于铁刃西诺罗看清唐军的动向。唐军的工兵兵马竟然扛着不少粗大的原木,连大车上一捆捆的绳索都看的清清楚楚,这两样正是用来搭桥的,唐军的意图昭然若揭。

但显然这里并不适合渡河,江岸上一名在火把下全身穿着黄灿灿的盔甲的将领模样的人指手画脚了一番,将手臂再次指向东方。虽然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铁刃西诺罗还是能明白唐军的意思。显然他们还是要往下游去找合适的地点。

铁刃西诺罗下令继续跟随,但不久后他遇到了一个难题。前方已经是律賁城下山谷的尽头,江岸为一座大山所阻隔。若要继续跟随监视唐军,要么沿着江流和树林之间的山坡行进,要么需从北边的山道绕行至山的那一边。沿着山崖行走,山坡上荆棘丛生道路狭窄,很难通行。而绕行山谷则路途遥远,山那边的谷地已经在十几里地之外,而且绕行会无法得知唐军的动向。若唐军在高山之北搭桥渡河,岂非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却无法察觉。

左右思量之后,铁刃西诺罗决定率军沿着江岸和高山之间的斜坡前进,他不能让唐军有任何一刻脱离自己的视线,决不能让唐军钻空子渡过大江。

命令下达之后,手下几名吐蕃将领甚是踌躇。嘎子可凑上前来到:“铁刃将军,咱们还是撤回城中去吧,江岸边的山坡小道长草齐腰深,荆棘灌木丛生,我骑兵不易穿行。而且道路太过狭窄,左边是江,南边是高山密林,若是在此处中了唐军的埋伏,那可了不得。”

铁刃西诺罗皱眉喝道:“唐军的埋伏?唐军都在对岸,你难道眼瞎了不成?这一带哪来的唐军?你是负责在城外查勘敌情的,每日的报告上都说南岸没有唐军的踪迹,难道你是在谎报军情么?”

嘎子可连声道:“卑职不敢,确实是没有发现唐军的踪迹,卑职岂敢谎报军情。卑职只是提出心中的担心罢了。”

铁刃西诺罗骂道:“担心个屁!既无唐军在南岸,那里来的伏兵?老子知道你就是不想卖力,天天让你喝酒吃肉你便痛快了。我告诉你们,这一次大丞相和匹播城的大将军下了死命令,要我们失守律賁城等待援军,若丢了城池便砍了我的脑袋。我警告你们,唐军若是渡过了江攻下了我的城池,我固然是要掉脑袋,但掉脑袋之前我将你们也统统的砍了陪老子一起死。”

嘎子可吓的连声道:“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铁刃西诺罗喝道:“还不带着兵马开路前行?还在这里啰嗦什么?”

嘎子可赶紧策马而去,率六千骑射手沿着山崖和高山之间宽仅数丈的山坡行去。

……

自始至终唐军的一切举动都是一场戏。拔营向东是真,但沿途搭桥是假,王源只是希望以这种行为刺激着吐蕃兵马一路跟随。很显然吐蕃人不会让剑南大军轻易的渡河,这一切就像是一个肥饵吊着吐蕃人沿途跟随监视。

当大量吐蕃兵马进入高山北侧和江崖之间的山坡上时,他们便已经无所遁形。王源知道,这场诱敌之计终于到了要收网的时候。

前方便是李宓搭建的桥梁,简易的桥梁是从山崖下方的河滩上通向对面的河滩,这浮桥暂时还只能让步兵通行,辎重和马匹是无法渡过的,但这已经足够了。

剑南军全部点亮了火把,火把的长龙从山崖上凿出的阶梯蔓延而下直到江滩,照亮了浮桥的位置。王源知道,当吐蕃兵马忽然发现这座浮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明白他们已经被戏弄了。

果然,铁刃西诺罗和他的六千骑射兵发现了这座浮桥时都傻眼了,唐军何时搭建了这座在山北江面上的浮桥?在全天候的监视之下,唐军没有任何派出兵马搭建浮桥的行动。单人小股兵马的出动并不足以在滔滔大江上搭建桥梁,这样的造桥行为起码需要上千名士兵才能完成。

铁刃西诺罗脑海中嗡然一声响,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严重的错误。看看马前马后拥挤在山坡上,在齐马腹深的长草和荆棘中挣扎前行的手下兵马,铁刃西诺罗猛然醒悟,勒马高声叫道:“停止前进,立刻撤回山谷。快,要快。”

然而,他醒悟的显然太迟了。在他话音落下的刹那,山林边缘响起了无数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明月照亮的夜空中,几朵乌云带着啸叫之声快速飘到吐蕃兵马的头顶,然后便是一片惨叫和呻吟之声。无数的箭支从林地边缘射来,当中夹杂着南诏兵马的投矛梭镖和毒吹箭,仅仅片刻之间,山坡上的吐蕃兵马便倒下了几大片。

铁刃西诺罗的小腿上中了一只箭,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