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始培养,到足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型舰艇的舰长需要20…30年的时间,而此时日本海军从无到有也不过才30年左右,而且其中很多老古董刚刚才被山本权兵卫给踢出去。

所以现在日本海军内部的这些舰长们。到底有几分水平日本人自己也说不好,因此在交战中排一个“适合交战的阵型”对他们来说似乎难度太高,因此很快问题就变成了排一个“交战中更容易保持的阵型”。

那么哪种阵型容易保持?坪井航三想出了一个主意,嘴上说不清楚,我们实际去排排看。于是各位舰长们坐上小艇,在濑户内海来回转悠,不断变阵,尝试哪种阵型更容易保持。

试来试去,发现一列纵队最容易保持。后面的舰艇只要跟进前面的舰艇,就完全不需要考虑什么速度、航向了。跟着走照着做就行了,所以日本人才排出了这么个阵型。

当然这些提尔皮茨和迪德里希斯自然不知道,不过他们想要看纵阵vs横阵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维多利亚?路易泽号的高航速很快让德国人抢到了一个好座位,这个时候可以拿着爆米花坐等双方上演年度海战大戏了。

“看,清国果然是横阵!” 迪德里希斯兴奋的喊到。其实北洋水师一开始是双纵列阵型的,不过此时已经完成了双纵列展开成横阵的阵型变化,说实话,北洋水师的管带们操舰技术相比日本的舰长们的确要好上一筹。

“看来清国舰队还是按照英国人交给他们的那一套来的,不过用横阵想重现利萨海战的辉煌,清国人以为自己是特格霍夫率领的奥地利舰队吗?”提尔皮茨笑着说到。

虽然后世一直拿北洋水师采用横阵这种落伍的阵型而备受指责,但是实际上在19世纪末。采用这种阵型真不是什么值得批评的事情。

首先这种阵型是英国海军教习琅威理当初制定的,一方面是因为英国人当时崇尚舰艏对敌的冲锋阵型,当初纳尔逊的特拉法尔加的辉煌也是相当疯狂的双纵队冲锋阵型,因此舰艏对敌,冲锋近战,近距离乱战和“见敌即战”一样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信仰。

另一方面北洋水师的主力。定镇二舰在舰艏对敌时的确有着所有主炮向前发射的巨大优势,而且定镇二舰还装有撞角,以她们的吨位如果全力一撞,日本海军还真没有能承受的起的军舰。利萨海战奥地利人的致命一撞,让大家都对冲撞战术极为重视。也就德国人这边离经叛道了。

不过北洋水师不是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英国皇家海军中国舰队的斐利曼特尔中将就曾经评价过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水师的阵型:“在纸面上完美无缺的阵型”,然而 “如果不是最优秀的指挥官和训练最好的舰队就不应该采用这种阵型”

横阵各舰之间的指挥协同困难,编队机动受限的问题十分严重,英国人可以凭借舰长们优秀的技术,舰艇优秀的性能,冲进去乱战,而北洋根本没这个条件。

而且北洋各舰的舰只舰龄和性能相差太大,航速不一也根本排不出一个真正的横阵,就这样,一个参差不齐的横阵向日本人冲了过来。

第143 平壤大败

装甲巡洋舰的设计最终还是选中那个长艏楼,艏艉两座双联装210毫米舰炮的旋转炮塔,侧舷装备单装210毫米舰炮的炮廓的较保守设计。虽然放弃了后部背负式这个如此有诱惑力的设计,不过约亨还是要求波珀继续完善和强化这个设计。

而一共建造5艘的巡洋舰也同样成为了德国海军新式动力系统的实验平台,这也将是德国海军首次尝试使用水管锅炉。

丢勒式锅炉、贝尔维尔锅炉、尼克劳斯锅炉、桑尼克罗夫特锅炉、苏尔寿锅炉,只要是现在能找的到的水管锅炉,德国人都拿来用了,5艘巡洋舰,每艘用一种刚刚好。

这些锅炉将在使用后选出最好的,为德国海军接下来的锅炉设计积累数据和经验。

新舰设计方案已定,心急的海军就急吼吼的准备在年底就开工了,由于此时海军手上只有5千多万马克,也就够给5艘战列舰的先付个订金,因此巡洋舰的建造计划要往后拖,等议会的第二批拨款。

就在海军在急急忙忙联络日耳曼尼亚、伏尔铿、硕效等大船厂准备开工建造新战列舰的时候,皇家船舶技术船厂的船台上两艘试验性舰船悄然铺下了龙骨。

德国这边在急吼吼的造船,而清国则在急吼吼的买船。

在英德都“严守”中立的情况下,同样想要向清国出售老船来大捞一笔的意大利和法国也只能作罢,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