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3/4页)

,只是等着说到是否要盖省亲别院之事时,两房起了分歧。

大房众人是不愿意盖得,从元春进宫那日起,大房不但没捞到一点实惠,反而赔上贾赦的功勋和源源不断的银子,如今又要盖什么别院,想的挺好,当这些不要钱啊,不盖。

贾政王夫人自然是想盖个别院,也好接元春回来,除了可以一解思女之心,最重要的是能借娘娘的名头压压大房的气焰,涨涨自身的威风。

于是,两房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还是二房棋高一着,仗着贾母的偏袒,最后决定“盖”了。虽然已经决定盖了,可怎么盖也是个问题,还有,这盖别院的银子又是从哪里出呢?

王夫人张口就是:“娘娘省亲,可是一族的荣耀,这银子当然得公中出了。”

巧儿也立马回绝说,“二太太,不是我推辞,实在是公中也没银子了,前些日子还了债,这公中也不过就剩下几十万两银子,又分了两个产业给你们,这就更没多少家底了。再说了,来年还得筹备���陀�旱幕槭履兀�飧銎咐窦拮弊芤��谐龃笸钒桑�驼庑┛峙露蓟共还唬�挡坏没沟梦姨�挂恍┘拮苯�ゲ判心兀�ィ�饬轿磺准铱啥际敲�磐�澹�刹荒苋萌思铱戳嗽奂业男�啊!�

王夫人闻言,恶狠狠的盯着巧儿,估计生吃了她的心都有,咬牙问道:“公中真的没银子了?”

“我说没有就是没有,你当那一百万的欠款这么好还呀,早就把公中的底子掏空了,为了给公中留点东西,老爷还贴了不少私房呢,哪像你们呀,只出了轻飘飘的一万两。更何况也不知道是谁,将公中准备变卖了还款的古董字画都拿走了,害得账都对不上。”巧儿没好气的说道。

巧儿不提欠款还好,一提欠款,王夫人就想起当初分家的事了。那个时候,王夫人以为公中不过百多万两的产业,觉得等还了债,也就所剩不多了,因此,为了不承担欠款,这才松口分了家。反正谁都知道贾府里最有钱的是老太太,她手里的产业,折合一下,至少也有一二百万两,而以老太太疼宝玉的那个劲,想也知道这些产业最后会给了哪个。

哪知前些时候因为大房内分家,无意间却让她打探到一些消息,发现公中竟然还有好几十万两地产业,王夫人当场就砸了自己心爱的一套茶具,气的浑身直哆嗦,可心里却也有一丝疑惑,这事老太太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要是知道,那说明大房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比二房高,否则不会帮着大房隐瞒财产,忽悠着两房分家,那将来贾母的东西,最后落到谁手里就不好说了;要是不知道,则说明大房骗了贾母,能瞒过如此精明的贾母,更说明大房在贾府的掌控力。无论哪种都对自己不利,以王夫人的看法,恐怕前者的原因大些。

王夫人得知此事的当天,就告诉了贾政,夫妻两个谁也拿不定注意,是把这事捅给贾母,看看贾母的反应呢,还是就装作不知道,吃了这个哑巴亏。二人还没拿定主意,这省亲的事就发生了,因此,王夫人此时虽然面上嚷得厉害,但其实心里底气并不足,她摸不透贾母的态度。不过,既然摸不透,那就不要摸,王夫人直接对贾母道:“老太太,这事还得您拿主意。”

贾母闻言也很矛盾,其实她到现在也不知道大房到底有多少银子,贾赦以前的家底贾母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贾母并不去关心,因此具体的状况贾母也不清楚。而巧儿嫁过来后,直接坦言自己不善经营,贾母也想当然的以为贾赦的财产是越来越少,要不,她也不会答应每年给大房三万两银子,打得就是贴补贾赦的意思,当然,安抚的意味更重。

等着小汤山一事出了,因为巧儿以前的烟雾弹放的好,一般人并不知道真相,而贾母多年没出去走动,消息更是不灵通,因此,只知道大房赚了不少银子,但具体数目确实不知,再加上贾母对巧儿一惯的印象,自然也觉得没多少了。至于公中的银子,这个假账也不是很难做的,更何况底下的奴才都知道将来是谁当家,自然是向着大房,将贾母瞒的死死的。

其实,贾母也不是铁石心肠,贾赦对她的好,贾母怎么会一点不知道,可是一来是因为贾赦的生母,二来也是她真的疼爱贾政,更何况还有个含玉而诞的宝玉。贾母是个迷信的老太太,宝玉如此与众不同的出生,自然被贾母看重,认为是贾府的希望,所以,贾母一直硬着心肠偏向贾政,可是,这种偏心也不是无限制的。

贾母是典型的古代老太太,全身心的都是为了贾家的兴盛,贾母认为贾赦他们两兄弟争权,这是贾府的内斗,不但不会伤及贾府的根本,还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