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 (第1/4页)

秦云楚得了消息,片刻也不停息,直接去找赵王。赵王对秦云楚这个儿子非常厌恶,可听到他说的话还是不由得认真了。

“你确定?”顾千城崛起的太巧了,与秦寂言的关系也太巧了。顾千雪那番话虽然没有证据,可也能解释顾千城为何能与秦寂言交好。

“父王,当初顾千城是要被送到家庙里去的,最后却被顾老太爷叫了回来,我当时查了一下,据说是顾千城走之前,给顾老太爷送了个礼,从那以后顾老太爷就对顾千城另眼相看。”秦云楚为了证明自己的话,特意把这件事说出来。

他有一段时间对顾千城非常感兴趣,查了她不少事。

“你当初怎么没有告诉我?”赵王沉着脸问道。

秦云楚吊儿郎当的说了一句:“我当时也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左右顾千城回不回来与我无关。”

“好了,这件事为父知道了,你下去吧。”赵王不耐烦见到秦云楚,得了这个消息立刻把幕僚找来,将此事说了一遍,让几个幕僚分析此事的准确性。

赵王此次叫来的全部都是跟了他三十年以上的老人,都参与过当年谋害太子一事,听到赵王这么一说,有几个记性好的,就想到当初一些不寻常的事。

“当初太子之死就不寻常,太子文武双全,虽说末村一事有皇上的手笔,可就凭皇上还要不了太子的命。太子死的蹊跷,我们都当是巧合,现在看来太子应该是死在另一拨人手里,而且那些人找太子恐怕就是为寻东西。”

“先生何出此言?”赵王一听,眼睛都亮了。

难道那个废物儿子这次真做了一件对事,让他查到了一些隐秘的东西?

709檄文,告赵王书

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平时也不怎么得赵王重用,只是他忠心耿耿,赵王一直好生待他,此时见赵王主动问起,为了表现一二,此人将自己这几年的推断一一说了出来。

“太子是何等人物,我们在场的诸位都清楚。当年皇上也没有想过取太子性命,凭那个阴谋确实可以毁掉太子的名声与势力,但要太子的命却不是容易的事,太子当时死在末村,多少人都不敢相信。”

“确实,本王也是不信的,要不是找到太子的信物,与残留的皮肉,本王还当太子是躲了起来。”太子死讯传来时,赵王即高兴又不安,为了确定还悄悄去看了一眼。

“能杀太子的人,必然不是什么末村村民,也不是王爷您的人,周王与宁王手上也没有这等人物,皇上手上虽有这样的人,可却不会对太子对手。这些年我时常在想这个局,我总觉得我们所有人都被利用,是有人借我们的手,把太子骗到末村,再把太子杀了。”

“先生这么说,可是猜到了是什么人?”赵王急切的追问,白胡子老头却是摇了摇头,“王爷,这种事可不能凭推断。我仅能从当年的事情中,猜测对方应该是找太子要什么东西。王爷可还记得太子出征后,宫里曾进了刺客,太子东宫曾有人潜入过吗?而且与太子亲近的人家,有好几户也失窃过,那些人是偷了一些值钱的东西,可那并不算什么,那些人有本事在京城行窃,怎么可能将那点银子看在眼里,现在想来他们必是在寻找什么东西。而且,太子死讯一出来,太子妃就纵火**,王爷不觉得奇怪了点吗?”

要死的方式有很多,一把火把一切烧干净,还提前做准备,要说出去没有动机,都没有有相信。

“先生这么一说,当年的事确实可疑。当年太子妃火烧东宫,把寂言抛出来,并不是为了殉情,而是为了保护寂言?”赵王隐约发现,当年的事这么一拼凑,还真是**不离十。

“这一切都是小人的猜测,这些年小人无事,便思索着当年的事,毕竟当年那个局,简直是天衣无缝。”白胡子老头不敢把话说得太满,谦虚的道。

“先生这话说得半点错,能将天之骄子的太子杀死,当年的局确实堪称完美。”这一点赵王也不否认,而且他也承认,要凭他自己,他是没有那个能耐的。

从幕僚口中得到这个答案,赵王越发的相信顾千城手上,必然握有太子遗物,他正愁找不到出兵的借口,现在他就以讨伐奸臣武氏后人为由好了。

赵王抵达西北的第三日,便以讨伐武氏后人,取回太子遗物为由,发兵北上……

赵王要造反,当然不能呆在西北让秦寂言来打,他必要一路打到京城,夺取皇位。

虽是造反,可总要有个名目,老子皇帝健在,侄子已是储君,赵王要寻个出兵的理由,还真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