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 (第2/4页)

她们可不敢随意浪费,撒种子的时候非常的小心。也因为玉米的珍贵,在播种的时候,她们还在两边各留出几条垄的地来,两端地头也留出了一段距离。

“这空出来的地,到时候咱就种上大豆。”连守信道。

这是一种防盗的措施,并不是连守信的发明。一般的庄户人家,在种高粱、糜子这些青杆作物的时候,都会在地头留出一块空地种豆子。这样颇能有效地防止有人偷折高粱或糜子的青杆回去喂牲口。

一连种了三天,这天连蔓儿她们刚下地,天上就开始下起了小雨。没人回去躲雨,相反,大家的干劲更足了,都想趁着下雨,多种上几亩地。

“今年的年成好啊!”老庄稼把式们的脸上都透着喜色。

这一场雨,虽然让地里泥泞了起来,但是它保障了刚种下去的种子的出苗率,也让接下来的耕种更有保障。所谓春雨贵如油,指的就是这个。

连蔓儿一家自然也很高兴,即便雨水加上汗水,很快地就将他们的肩头和后背都打湿了。

“小七,回家把草帽拿来。”连守信就让小七回家去拿草帽。

身上淋湿了不要紧,头却是要好好保护的。而且,他们家也只有草帽,蓑衣这种东西,虽算不上奢侈品,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

“哎。”小七答应了一声,就从地里往外跑。

“慢着点,看着点地下,别摔着。”张氏就忙嘱咐道。

“知道了。”小七一边答应着,一边已经跑远了。

雨丝渐渐地细密起来,连蔓儿抬起头,抹了一把脸。对面的地里,正有几个人架了犁杖快步地走过来。

“爹,你看那是谁,好像朝咱地里来了。”连蔓儿对连守信道。

“啊?”连守信吃了一惊,顺着连蔓儿所指的方向看过去,顿时脸上紧张的神色就缓和了下来。

“吴三哥,咋你在这还有地?”连守信冲着走过来的吴玉贵笑着招呼道。

“四叔,我们是帮你种地来了。”

…………

先送上一更,月底了,求大家粉红支持(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

二更,求粉红。

………………

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俩,带来了一架骡子拉的犁杖,还有两个短工。

“哎呦,这可使不得。”连守信急忙推辞,“吴三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家也有地,这个时候都是抢种的时候,这哪能让你们把自家地撂下,帮我种地那。……别看就我和孩子他娘带几个孩子,我们这也有犁杖,这几亩地,还种的过来。”

“守信兄弟,你还和我客气啥。”吴玉贵就笑道,“跟你说吧,我们家的地都种完了,这才过来帮你们一把。你们就这几口人,还得忙活早点铺子的生意,干起活来没个黑天白夜的。一天两天的行,时间长了哪能行。再说了,这种地的时候不等人。这两天赶紧把地种完了,也省得地里都干了,到时候还得挑水种地,那可就费事了。”

“是啊,四叔,我们家地种完了,帮你们一把,不耽误我们自家的事。”吴家兴也道。

连守信还有些犹豫。

“……别人跟我们比不了。咱两家是啥关系,咱是实在亲戚。”吴玉贵似乎猜出了连守信的顾虑,就又说道。

周氏的一个堂姐嫁进了三十里营子的吴家,生了儿子名字叫做吴玉昌。吴玉贵与吴玉昌是嫡亲的堂兄弟。这么论起来,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连守信和吴玉贵也是表兄弟。

何况两家人近来走的越发近了。

“咱别唠闲嗑了,赶紧把地种完。也让弟妹和几个孩子早点回家歇歇。”吴玉贵又道。

吴玉贵把话都说到了,连守信就也不再推辞了。

吴玉贵、吴家兴、连同两个壮劳力的短工,再加上一架犁杖的加入,让连蔓儿家种地的速度增加了不止一倍。

一边干活,连守信和吴玉贵一边还唠嗑。

吴玉贵平常做着牙侩的行当,收入颇丰,家里另有一百多亩的地。他家里常年雇着一个打杂的粗使。另外每到农忙的时节,都会雇佣短工。一年两季、春耕和秋收,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俩都会下地。领着短工干活。至于平常侍弄庄稼,就多交给可靠的短工来做。

吴家兴的娘王氏和妹妹吴家玉都是不用下地干粗活的,只在家负责做饭。

“守信兄弟。你家那铺子是来钱的行当。依着我,以后这下地的活计,还是雇几个工来做。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