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页)

司棋去后,倩菱过来伺候迎春,虽然手脚不如司棋利落,舌头也不伶俐,不过人勤快,心也实诚,一心服侍迎春,十分惹人疼爱。因她有些娇憨,绣橘有时便打趣她,她也不回嘴,只是红着脸跑开,迎春便骂绣橘,绣橘扁扁嘴道:“谁知道她这么经不起逗呢?”说罢还是去找倩菱,好言好语地哄她。且说司棋去后,绣橘也没有能说话的人,陪嫁的另外两个丫头年纪尚小,也不懂她的心思。如今来了个年纪相仿的倩菱,人又傻傻愣愣的,看着就想欺负一下,绣橘平日也是规规矩矩的丫头,可是见了倩菱,也忍不住逗她,惹恼了又去哄。一来二去,两个人越发亲密了,迎春见了,自然也欢喜。

眼看着又到年下,冯府更加热闹起来,柳氏吩咐家丁们打扫祠堂,厨房里烹煮祭品,准备初一时候拜祭先祖之用。迎春越发凹凸有致,行动渐渐有些不便,再加上她初次怀孕,没有经验,也不敢擅自行动,每每都叫人搀扶着。过了年,初一清晨,全家人都起了大早,老太太原说迎春行动不便,就不必拜了,迎春觉得这样太不礼貌了,要是先祖们知道自己不然他们见重重重孙子的话,肯定会生气的,而且显得自己很娇气似的,便对冯母道:“老太太,我一定要去拜拜的。一来我是新媳妇,不见先祖,于礼不合;二来正好趁这次机会让先祖们见见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儿,兴许先祖们见了高兴,就是他们两个的福气了。”冯母笑道:“对对对,一定要让老爷见见他的重孙子。”说罢想起自己早逝的先夫,还有那些驰骋沙场的日子,不觉落下两行清泪。

迎春忙拿手帕替她拭泪,劝道:“老祖宗,爷爷在天上能看见咱们,您一定要活得开开心心的,爷爷才放心啊!”冯母收了眼泪,笑道:“迎儿,我知道,因为他去的时候对我说,会一直看着我,看着这个家。我也不是伤心,好久没见他,现在要去拜他,一高兴就哭起来。”迎春曾听婷婷说起老祖宗的往事,还有她一个人撑起冯家的艰辛,对她越发敬佩,又想:“为何老天总不遂人愿?我虽没见过冯老将军,看到老太太这样的巾帼女子,他必然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冯母起身笑道:“我们别在这里废话了,去祠堂那边,你爷爷等着看重孙子呢!”迎春笑道:“是,爷爷一定会很高兴的。”这时柳氏带了婷婷过来,一行人以冯母为首,浩浩荡荡地向祠堂行去。

祠堂不大,但是庄严肃穆,香雾缭绕,案上立的牌位并不多,鼎炉里香火正旺,前面摆了鸡鸭鱼肉兼新鲜水果。正中的牌位上书着“天赐神武将军冯毅之灵位”,其余牌位不必细说。冯母先拜了,接下来是柳氏,然后是迎春和婷婷。冯母又亲自携了迎春的手再次拜了,笑道:“老爷,这是咱们英儿的媳妇儿,你看看喜欢不喜欢?现在她怀了咱们冯家的骨肉,还是双胞胎,老爷可要保佑迎儿顺利生产,以后我抱过来给你瞧,你一定喜欢。”一家子拜完了,柳氏嘱咐众人好生添香,不许断了,晚上仔细守夜,下面人领命。

到了十五这日,柳氏吩咐众人准备鞭炮礼花,安顿好戏子,晚上摆戏放烟花,好好热闹一番。到了晚间,冯母、柳氏、迎春、婷婷还有一干丫鬟婆子们都往临水轩去了,冯母和迎春、婷婷一桌,柳氏一桌,下面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嬷嬷们,丫头们大多都站着伺候酒水。冯紫英在外头安排戏子,听说老太太已经就座,便命小厮奉上戏单请老太太点戏。冯母接过戏单子,先给迎春点,迎春笑道:“我看的戏少,也不知哪个好,还是老祖宗点吧!”婷婷插嘴笑道:“不用想了,嫂子特地请了林家班的秋官过来,当然还是唱那出‘穆桂英挂帅’咯!”冯母喜道:“你这个鬼灵精,就点这出吧,我好久没听她唱了。”又对柳氏道:“你也点几出爱看的。”柳氏并不爱看戏,也点了几出热闹的戏应景。

不一会儿,戏台上锣鼓宣宣,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君并一个手持身穿铠甲、英姿飒爽的女子出场,身后跟着一个将军打扮的男子,迎春几乎没怎么看戏,不过既然是穆桂英挂帅,这老太太想必是佘太君,那年轻女子无疑是穆桂英,杨家阴盛阳衰,这个男子应该是杨宗保。老太君先唱道:“老身居住在河东,余氏太君受皇封,曾率领七狼八只虎保大宋,全凭着令公金刀定太平…”眼中尽是悲愤之色,迎春听得并不太清楚。又听杨宗保唱道:“杨宗宝当年雄心傲,南征北战立功劳。”接着是穆桂英开唱了,只见她目光犀利,言语铿锵:“穆桂英脱去铁甲身松散,每日里侍奉太君在堂前,虽然是桂英离疆边,儿女们重着练武在花园文广儿武艺好赛过他的父金花女也比的桂英当年…”语调抑扬顿挫,迎春自然也没听清,见冯母听得认真,犹自握拳叹道:“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