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页)

而岳飞要前去临安面圣!

因为史料不全,是否是十二道诏书令岳飞班师回朝,现在已经无从可查,不过有一点到是可以明确!那便是现在赵构要将全部兵马调回停止北伐!而且谁也不能免俗!故此,在前几章奏折上来看,岳飞的语气已经对赵构极为不满。之后又在二十一日接到赵构的诏书!岳飞最后决定班师回朝!里面的确有蹊跷,所以说,十二道金牌诏书也是大有可能的!故此,赵构一定是下了极其严肃的命令,让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逼于无奈,只得狠下心来,决定班师回朝!此时此刻,岳飞的悲痛想必已经到了极点!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此时已经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痛楚!不由自主的泪如雨下,在沙场上面对敌人剑锋上的寒光也无从动容的汉子,竟然在接到十二道诏书后,情不自禁的落下英雄泪!有道是谁言英雄无泪流,只因未到断肠时!

最终,即将收复的故都汴梁,又一次的远去。曾经的夙愿,终于在十二道金牌的催促下又一次被打破!岳飞所残存的意识,无非是壮志难伸的一声哀叹!随之朝着临安方向坦然跪下一拜!十年之功,毁于一旦!非臣无能!只因奸臣当道,耽误陛下也!

十二道诏书过后,岳飞终于领悟到了一个早就应该领悟到的道理!那便是他自己的夙愿已经无法达成。他心有不甘,情有不愿,但这又能如何?!直捣中原、横扫燕云。如今对于岳飞来讲,也只不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不仅岳飞痛心疾首,包括全体岳家军的将士们,都为之捶胸顿足!眼看便要收复开封汴梁,眼看就要横扫燕云,直捣黄龙!这十二道诏书的的确确打破了将士们光复河山的迷梦!将士们的誓言,一生保家卫国的承诺,在如今皆已成空!全军将士现今已无当日出师北伐的豪气干云,所剩下的也只有散乱的步伐,迷离的神智。

作为全军最高统帅的岳飞!想必他的内心也不是个滋味,面对朝廷的三令五申,禁止岳家军再度北伐!岳飞最后也只得下令回转而去!这一项决定,想必岳飞也是经过无数次思想斗争从而才决定下来的!

岳家军班师回朝的消息传遍整个京西路的百姓耳朵里面。百姓们听到如此噩耗后,都纷纷阻拦在岳飞战马之前,一遍哭着,一遍希望岳飞能够解释一下,为何不顾百姓的安慰,如此之快的离开收复的失地。

这时,岳飞无言,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他对不起这些为岳家军头顶香盆,开道运量的老百姓!他们怎会知道自己的苦衷呢?岳飞含着滚滚热泪,拿出赵构所下达的诏书以示众!并且无奈的说道:“朝廷诏书已下,飞不得不离去!”一时,众人无言。说什么呢?这件事情能怪的了谁?

待岳飞率领全体岳家军渐渐的退回诵经之内,当大军退至蔡州之际,又碰到成千人询问岳飞为何在大获全胜之际,毅然选择班师回朝?!其中有一位进士出身的人,率领全体百姓跪下领头问道:

“我们身在沦陷之地,算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闻之岳宣相率军前来,目标是收复失地,我们一直都很赞成这种做法!而如今大军连连克复失地,已经吓得金人欲退回黄河以北,我们都欢喜而庆,因为终于可以脱下左衽的胡服,再着我华夏衣冠!但此时,却不知为何岳宣相要班师回朝,总是岳宣相不以收复中原为目的,那么难道岳宣相忍心就这样舍弃即将功成的机会么?!”

岳飞听罢后,再次无言以对,只是拿出来赵构严令其班师回朝的诏书以示众!当百姓看过之后,不由的恍然大悟,原来班师回朝也并非是岳宣相所愿,大家也不由的痛哭起来!

最后,岳飞不忍心看到这些百姓遭受金人蹂躏,于是便决定留下五日,让蔡州的百姓迁至襄阳府一带去居住!而自己却率领两千骑兵,前往临安府!目的便是去见赵构,对其请罪!因为这次是违抗圣意而出师北伐,故此要前去露上一面,听候赵构的责罚!此时,岳飞亦有心请辞,解甲归田而去,再不过问国家之事!第四次北伐也印次而宣告破产!

如果说是实力不济而败阵归去,这到是在情理之中,但若是以横扫中原之势连连克复失地,却被下诏要求班师回朝,向来,这也是史无前列的事情,自小笔者便喜欢听评书《岳飞传》,上面有说,在岳家军如潮浪一般攻势之下大破金国兵马之际,皇帝老子赵构便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临安,之后杀掉了!笔者这时候感到万分惋惜,虽然那时候少不更是,但这件事情对于笔者来说触动很大。仿佛这件事情一直便印刻在笔者心中一样深刻。

在接触历史之后,毕竟发现,很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