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页)

便弥漫了整个房间。

“这……是父亲喜欢的。”漪轻轻地端起其中一只碗。

涟端起另一碗。舀了一勺,放进嘴里。

“甜而不腻,香浓爽滑。红枣补血,莲子清火,银耳养胃。爸爸很会吃啊。”

漪微微一笑,低头喝汤。

“做的人会做,吃的人会吃。”漪说。

“漪,你的婚事……”涟忽然话锋一转。

“以后再说吧。”漪打断了涟的话。

二人无话,只把各自手中的汤喝完。

“涟,我想……”漪放下碗,说得有些小心翼翼。

“我知道。”涟淡淡地接过了妹妹的话头,“我已致电范诗洁。”

几日之后,范诗洁有了回话。

“她问我们能否去香港一趟。”挂上电话后,漪回房与涟商量。

“为什么?难道,母亲到现在还是不肯回来?”涟有些恼怒。

“不知道,只说希望我们能够过去一趟——范诗洁说,母亲不方便回来。具体情况等到我们到了香港就自然会明白了。”

半个月后,涟和漪到达香港。

范诗洁亲自开车到机场。她一身黑衣黑裙,庄重、肃杀。

“很抱歉,令尊的丧礼我未能到场,反而还让你们在心情如此沉重的情况下赶来香港,确实是……”范诗洁一边开车一边道歉。

“没关系。”漪礼貌地接过话头,“现在我们只想知道,我们的母亲……”

范诗洁抬起眼,看了看漪,又看了看涟。从观后镜里。

“别着急,我……现在就带你们去见她。”她一边说一边加快了车速。

车开了很久。七拐八弯之后,渐渐又驶到了郊区。车窗外,渐渐出现一些农地和鱼塘。

“在这个村里,我家有一栋房子——这是你们的母亲最喜欢住的地方。”范诗洁对姐妹俩解释道。

车终于在一栋两层的小楼前停住了。三人下车。

涟和漪不约而同地细细打量着这个小小的院落。小楼半新不旧,估计至少已经有七八年的历史了。屋前一片菜地,楼后是一片鱼塘。地里有菜,窗台上有花。显然,有人常住。

“来。”范诗洁停好车,伸手招呼姐妹俩。

三人一起走到门口,大门深锁着。

“哥!哥!”范诗洁朗声道。

屋内传来响动,有脚步声向门口方向靠近。

随后,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中等个头,五十岁上下,花白的头发和胡碴打理得整齐干净。戴一副金属框架的眼镜,眉宇间还能看出年轻时候的俊朗与帅气。身穿一件家常的毛衣,一条灯芯绒休闲裤以及一双普通的宽口布鞋。

那男人一见到涟和漪,便目不转睛。脸上随即五味杂陈,流露出又喜又悲的神色。

“这就是我哥——范书杰。哥,她们就是……”范诗洁介绍着双方。

“请进。”那男人将二人往屋里让。

这是一间十分普通的房子。从装修,到陈设,都是一个普通人家的风格。客厅不大,一排窄窄的木质楼梯通向二楼。

“请坐吧。”范诗洁招呼涟和漪,继续充当着主人。

“不必客气了,范阿姨。”漪的声调中已经明显流露着按捺不住的紧张与急切,“我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我们的母亲……她在哪里?”

见二人完全没有落座之意,正准备要上茶的范书杰轻轻叹了一口气。

“也难为你们会这么心急……来吧,我现在就带你们去见你们的母亲。”他示意上楼梯。

在范书杰的带领下,涟和漪走进了二楼的一个房间。

推开门,涟和漪都呆住了。

这俨然就是一间陈列室。墙上,柜子里,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画作。而正中间的那面墙上,挂着的,是一幅巨大的人物肖像画。画中,一个女人,站在一大片花田中,衣袂翩然,巧笑倩兮。那眉眼,自然是母亲无疑。

“柳如,你们的母亲,七年前就去世了。”范书杰的语气突然变得郑重而轻柔。仿佛房中正有人在熟睡着,唯恐说话的声音太大会把梦中的人吵醒。

看着姐妹俩错愕的表情,范书杰的目光里充满了爱怜。

“这里,是她生前的全部作品——除了这一张。”他指着那张正中间的肖像说,“这一张是我画的,她的肖像,是我的所有作品中她唯一称赞过的一幅。”

“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