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2/4页)

暴雨的冲刷。

徐庶已经有多日没有合眼,双目布满着血丝,本来憨厚沉稳的脸上,竟然带着淡淡阴沉的血气。下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这里顶不住。接下来寿春便是被围攻的局面。生为主帅,徐庶可算是费尽心思,连日苦思御敌之策。

当日慎县传来赵云得胜的诣息后。徐庶并没有兴高采烈以为曹操会退兵,而是吩咐三军将士要更加小心谨慎提防曹军地攻城,并且一反常态,鼓动下蔡百姓,一起收集常见守城器械。手下将士多有不解,徐庶道:“曹操已没有退路,只有破釜沉丹,背水一战一路。而这一次进攻“必然是最为疯狂最为激烈的一次。下蔡能否保住,寿春能否安稳。淮油防线能否继续展控,在这一旬之内必然分晓。只要顶过这一旬,时日入冬,加上慎县物资被毁,曹军的军粮崭饷必然马上吃紧,那个时候曹操不想退也得退。所以我们要小心翼翼,做好战斗准备。”

重将顿悟,拜服徐庶大智,皆出去准备事宜。

果然事态发展就如徐庶所料。曹兵疯狂的反扑下蔡。好在徐庶与将士早有心里准备,所以一次又一次打退曹洪组织的进攻,保的下蔡安稳。

转眼一旬而过,眼看就要入冬,草木枯黄,北风呼啸。曹军的粮草日益紧张,曹操连日召起众将商议退兵事宜。

曹操道:“现我军物资难继,加上武关、散关皆有军情,恐怕再不退兵回守,中原人心震动,难保异心之辈会趁机起乱。”

荀攸道:“主公,如若现在就此退兵,只怕徐庶会派人远追。我军士兵正处低糜,兵无战心,经不起江东军的来回冲锋,一旦抵挡不住,只怕整个中军都会陷于绝境。”

曹操皮笑内不笑道:“此事我已想过,假如江东军追击,正合我意。可令曹真领五万人马断后,曹休领三万人马埋伏,如果徐庶真的退击,我军便号令其发,曹真断其后路,我大军调头前扑,围其三军,而曹休出伏,反攻下蔡,不但可围歼徐庶主力部队,还可趁机拿下下蔡,不是美事一件?”

荀攸显的有些顾虑道:“经过这些日了地交锋,守将徐庶显然是不易之辈,只怕他不会这么容易上当,万一被识破计谋,只怕于事无补。”

曹操点点头,表情略显烦躁道:“那公达之意如何?”

荀攸沉思道:“我军应当分批而退,步步为营,退十里,扎一营,顿一日,二日继续行使,这样便可安稳地退回许昌。”

曹操赞同道:“就依公达之言,传令三军下去,明日开始分批退兵。”

曹操终于退兵了,这鼓舞人心的消息传来之后,下蔡城里的士兵一片欢腾。更有将士跃跃欲试,等着主将下令追击,痛打落水狗,好出这几月来郁闷之气。

徐庶密切观查两日,见曹兵退地极有章法,一批先行数十里扎营安寨,布置防御。数日后又一批退回,从复如此。徐庶想带兵追击,但曹兵虽退,前后两军距离却保持呼响,加上又曹操又步步为营,一时间徐庶感觉无从下手,只能看着曹操如此慢慢往许昌退回。

曹操退兵的消息很快也传到赵云的耳里,由于赵云及时上调黄叙与凌统的部队,便打算在慎县围攻曹操。但很快徐庶飞书而来,打消了赵云这个念头,曹操虽退,两翼曹兵依然还在。趁着这个机会,应该先破其两侧军团。赵云思量之下,同意徐庶的想法,便让黄叙与凌统带领数万士兵与徐晃合兵一处,进汝孵泌配合西侧周瑜大军。攻打颖川郡,争取拿下颖川,逼动许皆婴而东翼战线仍然胶着,夏侯渊无法攻破小沛,高顺也无法能击退曹兵。加上眼看入冬,两军都班师回朝,准备来年再战。

在西侧一线,本来曹仁就挡不住周瑜的冲击。加上曹操退的极为缓慢,被徐晃捷足先登一步,两路人马开始疯狂的夹击颖川郡,一时间曹仁四面楚歌,岌岌可危。

荀或这个时候不得亲自带兵增援颖川,这才堪堪稳住情势。同时还分派数万人马赶赴武关,不让江东军扣开关中之门。

转眼又过一旬,已日冬节,周瑜久攻不克,加上曹操已回师增援。这才罢兵退回襄城。

南北大战。终于告一段落。

此战曹方与张浪总体上打成一个平手,但细细算下来,江东方面还是输上一些。防守一方永远是被动的。情别是中路淮泗防线,数次被曹军攻破,虽然最后拿回,但损失也相当惨重。好在借助赵云神威,破其慎县,这才扭转局面。倒是两侧冀打成平手,徐州失去丰县位置,而周瑜却攻得襄城重镇。但有一点让张浪顾忌的是,虽然这一次打退曹操,但是难保下一次。或者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