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2/4页)

贾母看了画像,眉眼十分周正:“看着满灵性,贫寒之家出才子,山窝飞出金凤凰,虽然家境差些,这摸样倒也配得起,只是媒人嘴里能跑马,你们见过本人没有?”

尤氏便道:“孙媳倒没见过,我们大爷说是跟他照过面,说本人相貌更胜画像三分。且是琴棋书画样样不差。”

贾母闻言皱眉:“这样齐整,确是皇妃也做得了!”还有一句贾母没出口,灵性太过,怕是蓉儿压不住。只是这娶媳妇是爹娘做主,人家公婆直说百般皆好,贾母岂有打破的道理呢,且是按下不表了。

这一日,四岁的惜春便被落在荣府里了。准确说,是惜春自己赖在迎春房里抢先睡下了,及至尤氏想起小姑子,他已经睡熟了,是假装睡熟了。九月夜晚风凉,贾母做主留下了惜春。

你道是惜春为何如此呢?

却是自那日迎春出孝,接了惜春过府参加姐姐酒宴,这个寂寞的孩子便爱上葳莛轩的温馨,自此便日日缠着嫂嫂尤氏,催她过府来给老祖宗请安,其实是她自己想来玩耍。

每每过府,夜晚降临,惜春必行千方百计留下来,不是摸摸蹭蹭歇在葳莛轩,就是乘空子爬上贾母床上先睡了。

几次三番,众人都晓得她的心思了,这孩子孤单怕了。

贾母最是慈善人,尤喜欢灵性女孩儿。见状不免想起她早逝母亲董氏,越看她越可怜见得,心里只是过不去,放不下了。便做主把惜春也留下了。只是暖阁里已经住了宝玉贾珏,葳莛轩已经住了探春,贾母便把惜春留在自己外套间住着了。

惜春这一来,倒触动一人之心思,给她寻到一个渲染存在感,重新出头露面的机会。

这人便是二太太王氏。

王氏这些日子也看明白了,自己宝贝儿子宝玉,贾母不会放手,想要回来是不可能了。且王氏也不愿意他离开贾母这个实权人物。她虽然成天念经择佛豆,似乎看破红尘了,实则私心却如沸水一般翻腾,日日躲在暗处算计。无奈张氏将他的爪牙剁尽,道路封死。她是长日无聊,百般无奈。

忽然听说贾母留下了惜春在房里养着,她便看出一条生路,她可以把贾府姑娘抓在手里,美其名曰照应他们,其实也就可以就此复出,参加外事交际,想贾府这样的府邸姑娘,到了一定岁数,便要出门社交,增加见识,也是向人宣布,贾家有女初长成,意在想看结亲之意。

王氏也算玲珑剔透,她便起了这个心思,曲线出头。这倒跟他媳妇李纨自荐诗社社长如出一辙。

这一日王氏一早梳洗的整整齐齐,头发一丝不苟,穿戴石青绣金菊的褂子来给贾母请安了。

这些日子王氏还算安静,既不跟赵姨娘掐掐,也不跟贾政跄跄了,时不时还关心下宝玉探春生活起居,数次在贾母面前提说,要将贾环报了自己养,只是贾政不松口,说孩子太小离不开亲娘,其实信不过王氏人品,怕她按下毒手,结果贾环。

贾母看着她连贾兰也不大作兴,亲孙子也不顾念,岂能善待庶子,贾母看破了她是左兴,也就没说什么,直说教她自己降息身子要紧,并不戳破她,姑且当她是好心了。

却说这一日王氏看准了机会,一大早来给贾母请安,并未一如往昔,三言两语就告辞,反是絮絮叨叨东扯西拉不起身。

贾母还道她又要提起贾环,正在思忖要不要遂了她的意思,却不料王氏开口却是要照顾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生活起居。

王氏也是做了一番准备,那话说得很在理:“大嫂如今打理家务,且身子羸弱,再让她兼顾几位姑娘力有不逮。凤丫头也要襄助她婆婆,又是新媳妇,全家几百人全靠她张罗,已经够累了,她还要照顾琏儿,在看顾这些姑妹子小叔子就有些忙不过来了。媳妇如今正好得空,正好照顾她姐妹们,一来替家里分担分担,二来也好排遣失去珠儿孤寂。”

话说这个地步,连贾珠也搬出来,贾母再不允许就有些不通情理之嫌了。再者,贾母自己年纪大了,亲自照顾惜春,委实有些力不从心了。

贾母想着这王氏倒底出生大家子,纵然贪欲太甚,教养几个姑娘识字学针线还是能够胜任。心里已经八分肯了。

不料王氏紧着提出,为了方便照顾,要把她三姐妹移进她自己院子里去居住。迎春如今自成一体,她也知道迎春移居有些勉强,怕人说嘴,便牵强附会说着什么这是为了让三姐妹享受同等待遇,也是不偏不倚的意思。

贾母听着这话有些违和感,迎春住着就不平等,要知道元春十大这里出去呢!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