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芩车钡馗��舜竺拧�

蒋世彦得了便宜,手里的红包更是不吝啬,直接往开门的人手里塞了两个,不过随即又被荷花拦在了里屋的门外。他这回可不敢跟荷花呛着说话,只能装可怜地央告道:“荷花妹子,我昨个儿一夜都没睡好,瞪眼看着屋顶直到天亮,你就可怜可怜你姐夫,给我开门吧。”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孩儿拳头大小的荷包,晃了晃说,“你瞧,我特意给你准备了一个大红包儿呢”

荷花瞥了他一眼,瞧都没瞧那荷包,却只是稍稍放低了声音道:“你给我记着,我家的人都盯着你呢,你若是敢对我大姐不好,那到时候我家可不管你家是有钱还是有势,绝不会跟你罢休的”

蒋世彦听了这话,面上的笑容稍稍收敛,神色变得郑重了起来,对荷花说:“不管是对你还是对你爹娘,亦或是对你大姐,我都是一样的话,我既然诚心诚意地求她为妻,那就定然会视如珍宝,绝不会轻贱弃敝。”

“我可是会记得你今个儿说得每一个字的”荷花说罢就伸手拨开了门闩,让蒋世彦进门儿。

祝永鑫和方氏都在东屋的炕上端坐着,蒋世彦上前跪下磕头改口道:“泰山、泰水在上,请受小婿一拜”说罢便跪倒叩头。

两人等他礼毕便忙伸手虚扶道:“快快起身儿。”都把提前准备好的改口钱放在了蒋世彦的手里。

他身后的傧相拎了四条猪肋递给方氏道:“给您离娘肉。”

方氏听了这三个字,鼻子就陡然一酸,强打着笑脸伸手接过那四条猪肋,借着要去分肋条的工夫,回身抹去了脸颊上的泪水,到灶间把猪肋一分为二,用红纸包了其中一份儿,出去又重新交给了傧相。

蒋世彦这会儿已经到西屋门口催妆,齐五婶儿忙提醒方氏说:“快去下面条。”

“哦,对对”方氏这才想起还得煮面,又手忙脚乱地去灶间,好在面条是一大早就擀好的,灶火也是现成的,只要炝锅添汤煮面就是了。

迎亲时候的面条都擀得又薄又宽,乡下就都俗称叫宽心面,姑娘出门儿前吃了宽心面,以后到婆家就会事事宽心,不惹气不闹心。方氏端了宽心面进屋的时候,蒋世彦已经进了西屋,茉莉的盖头是早就盖上的,所以也互相瞧不见模样,可蒋世彦还是满脸通红,似乎手脚都有些不知往哪里放才好了,压根儿没有刚才的机灵和利索劲儿。

方氏端着碗上前道:“来,吃了宽心面,以后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敞亮。”

茉莉低头从盖头下面夹了面条吃,蒋世彦也俯身儿特意夹了跟茉莉同一根面条,两个人分着吃了,齐五婶儿在一旁凑趣道:“呦,真是好兆头,小俩口分吃一条宽心面,以后过日子指定是一条心。”

博荣在门口站着,见宽心面吃完了,便迈步进屋,站在蒋世彦对面看了半晌,忽然抬手朝他肩头捣了一拳道:“好生儿地对我妹子,不然我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

蒋世彦哪里有博荣的力气和身子骨,虽说这一拳博荣没有使出全力,但还是把他捣得往后退了两步,疼得咧咧嘴却也不敢有什么不满,只说:“大哥,我肯定会对茉莉好的。”

齐五婶儿看着时辰不早了,便催促道:“咱们赶紧着点儿,别误了吉时。”

方氏俯身给茉莉穿上新绣鞋,博荣在炕沿儿前俯身,茉莉被人扶着趴在了博荣的背上,被一路地背到了外面,齐老五的媳妇在一旁给撑着红伞。

到了门口,蒋世彦和茉莉跪在染红的草垫子上,给祝永鑫和方氏叩头,起身儿后方氏端了金银饭,盛了一口喂给茉莉。

齐五婶儿在一旁道:“吃了离娘饭,再入婆家门。”

茉莉伸手拉着方氏低声地抽噎起来,方氏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落,祝永鑫背着扭头地看着远山,博宁和栓子已经跟着一起哭了起来。

荷花一手抓着栓子,一手不住地抹去自己的眼泪,觉得别离前该说几句话,喉咙却像是被什么梗住似的,压根儿都说不出半个字来。

齐老五的媳妇催促道:“快,该上车了。”

蒋家来迎亲的都不是乡间随处可见的平板车,全是带着车厢的马车,尤其是新嫁娘做的那辆,更是布置得很是华丽,博荣扶着茉莉让她坐进了车里,又把那红盆放在她的怀里抱着,左右看着都没什么问题了,却还是不舍得放下手里的车门帘子,只要这么一放下,以后再见面自家的妹子就已经是别家的媳妇了。

他的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听到周围有人催促自己的声音,觉得有千言万语想要叮嘱和告诉,到最后却只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