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3/4页)

陛下压制在内阁范围之内,却也难免会被几位阁臣“不小心”泄露出去,从而引起轩然大波。因此今夜若想与什么人见面,还真是要慎重些——而恰巧大观桥这种地方,人杂马乱,用来躲开几双监视的眼睛,倒还容易。

不过她和谢聆春共游大观桥这种事情,是绝对瞒不过去的。楚歌不是很明白谢聆春为何会选择这样做……但,是他送上门要她利用的,她也就不客气了。

春风楼的梅花酒味道淡淡的,清幽隽永,杨鸿渐如他所说的一般,只喝了几杯,便先行告辞;期间楚歌绝口没有提起任何关于朝政的事情,也没有解释为何要在这样地日子约他相见。但一切也都在不言中了——她肯约,他肯来,本身便是一种态度;而她让他看见她同谢都指挥使的亲密,更是胜过千言万语。

站在楼窗之前,目送杨鸿渐离开,楚歌脸上一直挂着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杨鸿渐的到来,已经彻底打扰了她和谢聆春之间那奇妙的沉默和平衡,现在再想逃避问题,已经不太可能……何况,她也需要,当面问一个明白了……

深吸一口气,楚歌回过头来,将目光投向那一直观察着她的红衣美人:“谢聆春,谢谢你今日在龙图阁中替我搅乱局面,化解王阁老地攻讦。”

谢聆春坐在桌边没有回答也没有动,只是眸光微微黯淡下来。她说谢谢呢,用这样疏离地语气。她谢他倒也没有错,若不是他当时站出来搅混了局面,面对王阁老那些指责的话,端木兴必然要有所反应,那么她会面对什么样地结果?交由有司处理?还是立刻在朝中掀起派系之争?他当时用更加尖锐的指责来震慑住局面,把矛头转移到她“谋反”上头去。然而即使是王阁老卢太傅那些对楚歌绝无好感的人,也不会相信她会“谋反”,谁都知道,楚大学士是一个“小人”,豢养军队是要巴结武青,结交官场、魅惑君王是贪图权势……他这样“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责难,只会让人觉得血衣卫的嚣张和恐怖,把事情弄大,反而给了端木兴拖延处理的理由……

正因为如此,她才要谢他吧?然而她的语气疏离,她在内阁中“真的那么急着赶我走”的问句,也都说明了她还是真正看透了他那些话的用意。

是的。如果他是要帮她,不必说这么耸人听闻地话,一样可以有其他办法;而现在,虽然卢太傅王阁老那些人,不会怀疑她会“谋逆”;几乎谁都不会怀疑她“谋逆”,但还是要除掉一个人。

端木兴。

从前端木兴的多疑,她都是清楚知道的。如果她曾经因为可能是皇族而被防备过,那么又如何不能够因为他的话而被防备呢?即使端木兴对她向来网开一面,手下留情,但——最有可能的,便是不再信任。“失宠”,这便是他替她准备的结局么?。

正文 第四卷 入相 第一百三十九章 谁喜欢谁

“谢聆春,谢谢你今日在龙图阁中替我搅乱局面,化解王阁老的攻讦。”楚歌一字一句地说着,“不过对谢都指挥使做事的意图,楚歌向来不敢妄加揣测,也不知道为这事向都指挥使大人道谢,是对还是错。”

谢聆春眸子微微黯淡,静了片刻,忽然勾了唇角自嘲似地一笑,“逢翰墨场聊作戏,哪个是真实语楚小美人儿,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便是我自己也弄不明白……你自然也不必对我说这个谢字。”

他说着垂下了眸子,执起面前的梅花酒,饮尽,又伸手提了那银壶自己斟满。春风楼中较为暖和,雪白的鹤氅早被他解下来,露出里面绣金的罗袍……朱色的袖口处玉石般修长的手指,莹润的酒液中盛放的梅花……其实是楚歌早已经看得熟悉的绝艳和妖娆,今日却不知怎地被谢聆春演绎出一种寂寞来——越是色彩如画,美人如玉,越让人体味得那背后的冷清和萧索……真真又是一种别样诱惑。

景境如斯,楚歌也不由得呆了一呆,随即咬了咬唇,叹息道:“谢聆春,你又故弄玄虚……什么自己也弄不明白?我不信你自己做的事,会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那是因为你不是我,体会不得我的心。”谢聆春抬了凤眸,似笑非笑地望过去,“我是血衣卫的都指挥使,最擅骗人……如果连自己也骗不过,又怎么能骗过了别人去?不过骗自己的时候多了。难免真地就被自己骗了……比如我骗自己说我喜欢你,时候长了,便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喜欢你还是假喜欢你了。”

楚歌一滞,才要开口,又听谢聆春笑问:“我这样说,你道是真是假?”

楚歌的话便被噎住。

“许多事情,没有真假,无论对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