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2/4页)

碎七妙所化冰晶之壁,破空扑面,击在七妙身上。

七妙一个错神,这道蕴含佛气的金光居然二话不说,从七妙身子一掠而过,七妙神识中一阵恍惚,似是有一股罡正之风深深触摸过他的灵魂,竟令其心神感到一丝不稳。

不过他旋即恢复过来,打量时,那王启胜犹自惨叫连连,忽然咚的一声巨响之后,王启胜的声音停住了。

七妙心中一惊,想到两人所在颇高,直拔数百张,自己虽然给王启胜加持一道水寒真气,但仓促间,又如何能顾全的紧,不知这人摔得怎么样了。

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提防着那不知名的对手,七妙拈起手诀,唤出寒水宝剑缠绕周身,身子缓缓下沉,黑暗昏昏,四冥如墨,身下一片田野青田伴夏日夜里鼓噪的水蛙都也是是寂寂睡着,他放出真气扫过这片田野,却见不远处那一丛青田被砸出一个大洞来。

那一带的麦穗子散落一地,压出一个向前的印子来,想来这王启胜应该是砸在地上后又向前滚了一段距离,七妙沿着麦穗印记寻找,果然在前方不远发现了抱着脑袋,大声呼痛的王启胜。

只见他捂着头,一副痛苦模样,大声呼唤道:“仙长、仙长,我头撞破了,你快救救我!”

七妙看他的模样,只见这王启胜满身浴血,合着浑身的淤泥,稻穗,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他捂着头,那上面早破了一个拳头大的洞,又不知是在哪里撞破的。

这洞中红的黑的,流出来一片,夜太深,看不清楚,七妙叹口气,挥手间,灵木真气在周遭星星点点闪动,近前田野水稻之上仿佛被一股异力吸引,竟生出丝丝线线的绿色灵气,汇聚到王启胜头顶。

“哎呦、哎呦!”王启胜吃痛两声,忽然觉得身子一轻,周身伤口并头上这恐怖的大洞都开始弥合,他一摸头,竟发现原来撞破的地方连头发都长了出来。

王启胜惊讶连连,正要赞叹七妙,却见四面稻子忽的一声,化作一缕黑烟,尽皆消灭了,这时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悠悠传来:“救一鬼道之人,害万物不生,施主此举,却让老衲吃惊了。”

第二十九章 道心禅境南疆现(下)

借尸还魂的王启胜侥幸逃过佛光袭击,又被七妙以灵木真气,转化周遭原野上一片作物的生机将其救起,只见千万束绿芒汇聚在他头顶创口上,竟令其伤势缓解,恢复如常。

七妙并用一道真气扫过,王启胜身上一暖,只觉仙风拂面,扫去他一身泥血污秽,此道真气吹过,王启胜仿佛重生了一般,更觉得身上说不出的舒服。

他满心感激,正要赞美七妙,大拍上一通马屁,忽而远处寂静的黑暗中一个洪亮的佛号声音唱起:

“步步莲花步步灿,我佛道来道不穿……”

伴着诗号唱响天际原野,由那阡陌小道上竟缓缓走出一个胖大的和尚来,七妙与王启胜打量过去,只觉此和尚须发皆白,两眉勾连,圆鼓鼓的脸上一副慈悲面容,闪着清亮的一对眸子,目露精光,望向己方两人。

“阿弥陀佛!”和尚唱出佛号,疑问道“施主何故要化去此地生机,救这鬼道中人,观你手段,并不似奸邪,何以要与此人为伍……。”

“哦?”七妙心道,原来这是一个讲道理的和尚,看他先前那一击佛气攻击,倒是声势浩大,此人应该旨在荡鬼除魔,却并非要对付自己,所以佛光拂过己身,竟是并无伤害,这要是对上王启胜这借尸还魂又一身鬼力之人,可不见得是如此简单喽。

他深深望了那王启胜一眼,眼神中大有深意,后者惴惴惶惶,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却听身前站着的七妙很和气的对那老和尚说:“不知大师法号,如何称呼,这少年乃是在下一个朋友,并非什么坏人,大师应该是弄错了。”

“唉!”那老和尚摇摇头,竟露出一副惋惜的神色,只听他说道“施主道行颇高,为何却偏要蒙蔽老僧莲花,此人乃是个借尸还魂的厉鬼,身上鬼气缭绕,怨念不减,纵然做了人,也要祸乱一方的……。”

这老和尚倒真是厉害,三言两语,便把王启胜的来历说了个清楚明白,那边王启胜生怕七妙被他打动,怒斥道:“你个和尚不要乱说,当年我怎么也是个入京的举子,也读过些佛经,当知佛家有好生之德,怎可无端出手害人性命!”

他说到举子二字时,脸上一红,想自己赴京赶考,行不三四里路,就在这古庸城外被恶人杀害,满肚子学问随着经年累月的飘荡,早化成了满肚子牢骚,如今就是想要让自己掉掉书袋,也很难的了。

七妙阻住他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