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2/4页)

话,顿时让在场的人都糊涂了起来。

前面的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是说黑山出产的石料很适合用来建筑,这个不可否认,因为黑山本身的石料的确不错。甚至曾经有从外面来的商人,也感慨过这个问题。

那个商人甚至认为,哪怕只是单单出口石料,都有可能让黑山部落变成一个很富裕的部落。

可惜的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石料跟别的东西不同,这东西又大又沉,压根就不是可以用来贸易的东西。即便是在历史上,中国也是通过运河来运送石料,可是在这里,又哪里有什么运河可以用,如果真的仅仅只是凭着马车去拉送,只怕…

呵呵,成本可就有点太高了,甚至可能会把商人给弄破产。

最后的结果就是,黑山部落空守着宝山,可是却一点好处都没捞到。

没办法,黑山产的石料的确是非常的棒,甚至可以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在这么一个所有部落都是住帐篷,压根不需要石料的地方,就算石料再好也没用不是?

毕竟,石头又不能拿来吃…

至于中间的,先积累些经验也可以理解,毕竟过去还从来都没有建造过房屋,突然之间这么弄一下子,确实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是这些都不是重点,最重点的是严绍明明说先不造城墙,为什么又说要造一个城墙出来再说?

这个讲真,的确是让他们糊涂了…

有几个长老更是忍不住看向严绍,想知道他是不是喝多了,弄的脑袋都迷糊了。

“你是不是喝多了?”好吧,尽管很多长老都觉得严绍很有可能喝多了,但是真的敢问出来的,还是只有卡特琳娜而已。

说着,卡特琳娜甚至伸出手来想摸摸严绍的额头,看看他是不是糊涂了。

“没有啊,我是说不建城墙,但我说的是不用石料去建城墙,似乎没有说不用石头,就没法建城墙这种事情吧…”

是啊,似乎没有人说过,不用石料就没有办法建造城墙的事情,最起码严绍清楚这点,可是其他人似乎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是用看智障的眼光去看严绍,不清楚他昨天究竟喝了多少。

就连仅有的俩矮人长老,也同样用这样的目光看着他们。

看着他们这个样子,严绍真的觉得有些曲高和寡。

——————————分割线——————————

面对严绍的话,几乎所有人都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些人甚至觉得他的可能喝多了。

不用石头,那怎么建造城墙?

可是很快的,几乎没用多少时间,严绍就在他们的脸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让他们明白就算不用石头,一样可以建造城墙,这个办法就是…

冰城…

三国时期,曹操就曾经干过这件事。

当时的曹操因为马超的勇武而无法抵挡,于是便修建了一座用冰弄出来的城墙,曹瞒传曰: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从之,乃多作缣囊以运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军尽得渡渭。或疑于时九月,水未应冻。臣松之按魏书:公军八月至潼关,闰月北渡河,则其年闰八月也,至此容可大寒邪!

可以说,娄圭这个人也是很有能力的,最起码在前期有着极高的智力点数,甚至在三国志11,这个日本人制作的游戏里面,还有着名为筑城的特技,可能就是对应的这件事情。

正是因为曹操一夜之间,在马超面前筑起了一座冰城,才能解决了眼前的危机。

实际上不仅仅只是曹操,历史上还有许多人曾经试过这种方式,其中就包括了杨家将中的六郎。当然,他的那个冰城,相对来讲就不是很名副其实了。因为曹操的那个冰城的确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凭空而起的——————也有说法,实际上是有一段城墙,只是太残破了,曹操用这个办法修补了一下。

公元999年冬,辽军又来边境骚扰。杨延昭当时正在遂城(今徐水县遂城村),城中只有三千守军。辽军突然兵临城下,一连几天数次攻城,一次比一次猛烈。杨延昭把全城的青壮年召集起来,发给他们武器铠甲,还让士兵从井里打水浇到城上。

此时正值寒冬,天气冷得可谓滴水成冰。士兵们浇到城上的水都变成了冰,这样,就筑成了一道冰城墙。辽军再次攻城时,面对光滑的冰墙,他们是又打滑又出溜,哪里还打得了仗。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