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2/4页)

流见他将“艮剑道”使到如此地步,既惊且喜,哈哈笑道:“罢了罢了,说你不过,老哥我只有‘桃花流水宛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剑法更为清绝,有出尘归真,超凡入圣之态。

梁萧看得佩服,高叫道:“桃花流水,难免小家子气,且看我‘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他倏忽之间,将“坎剑道”之威发挥人神,剑势若黄河奔腾,触山决堤,不可遏止。楚仙流见他一剑气势若斯,禁不住叫道:“好剑法。”随手化解。

梁萧见他逢招破招,举重若轻,浑不费力,心头佩服,笑道:“楚老哥,敢问小桃剑后,还有什么招数?”楚仙流笑道:“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了。”剑势一变,化繁为简,疏疏落落,但流转自如,好似簇簇青莲,迎风摇曳,每出一剑便有极大威力。梁萧竹剑脆弱,不敢硬接,连退七步,但不肯就此输了气势,叱道:“‘莲花剑’何足道哉,看我‘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瞬息间,下法大地江河之象,上效皓月星斗之行,守若大地磐石,难以动摇,攻若星月运行,大江激荡,端端无法阻挡。至此,“归藏剑”与“天行剑法”融合如一,难分彼此。

楚仙流长剑久旷,遇上如此对手,喜不自胜,纵声长啸道:“莲花剑既不足道,看看这个。”剑招再走清逸,吟道:“愁眼看霜露,寒城菊白花。”自然是“菊花剑”了。菊有傲霜之姿,清美之余又带有一股刚烈之气,楚仙流随手融人剑中,大有绵里藏针之妙。一时间二人各逞绝学,攻守无方,忽进忽退,斗得难解难分。

花生从旁看得奇怪,问花晓霜道:“晓霜啊,他们打架就打架,干吗还说些俺听不懂的话?”晓霜道:“他们不是说话,是在念诗。”花生挠头道:“念诗?难道只要念得好,对方就会认输么?”晓霜点头道:“眼下情形似乎就是如此。”花生叹道:“早知这样,俺也该跟梁萧学念诗,念上两句,那个老先生说不准就认输了,俺也有酒喝!”花晓霜微笑道:“只怕不成,萧哥哥不光会念,还明白诗中的意思”花生讶道:“怎么才能知道意思?”花晓霜道:“那就要多看诗书了。”

花生大吃一惊,倒退两步,双手乱摆,急声道:“别提这个书字,俺最怕看书啦。”花晓霜叹道:“不读诗书,怎能明白诗中的意思。”

柳莺莺突然掉过头来,冷笑道:“看了几本臭书,有什么了不起吗?诗书诗书,哼,我看见臭书就想撕,见到会看书的臭女人就想杀!”花晓霜见她目射寒光,心头打了个突,垂下头去,但又担心梁萧安危,虽低着头,也偷眼觑看。

场上二人来来去去,起起落落,激斗约摸四十来招。梁萧笑道:“常言道:‘有花无酒不成欢’,老哥菊花虽好,但少了个酒字,终是不美。”花生听到这个酒字,心头大乐,笑道:“还是这个酒字听来可爱。”

他瞅着地上摔破的酒坛,两眼放光,直吞口水。柳莺莺本自生气,但见他滑稽的模样,又忍俊不禁,“扑哧”一笑,笑声出口,方觉不妥,复又板起俏脸,但经此一笑,心中怨气终究是少了许多。

梁萧先时喝酒不少,激斗已久,血行加速,酒劲渐渐涌上,步履开始踉跄,如癫如狂,剑招之中当真多了几分“酒意”,招招出人意表,似非人使,而自天来。楚仙流见状,也觉酒意入脑,晕晕陶陶,长笑道:“好啊,咱俩就来个‘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梁萧摇头道:“非也非也。”楚仙流道:“那便是‘山花对我笑,正好衔杯时!”梁萧大笑道:“不对不对!”楚仙流笑道:“我知道了,你定是嫌两人不够好!哈哈,那么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快哉快哉,你我一人一影,算上明空朗月就是五个人,何等热闹!”梁萧笑道:“老哥你句句不离花,我却偏不说花。”楚仙流奇道:“怎么说?”梁萧大笑道:“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话才出口,梁萧一把竹剑变化出奇,好似汪洋惊涛,莫可捉摸,一时之间,竟将楚仙流的剑招压住。楚仙流大笑道:“罢了.罢了,你把秋都醉了,让我这菊花儿怎么开去?”梁萧剑气若虹,笑道:“我管你,自个儿想法去!”楚仙流垂名江湖数十载,此时陡落下风,看得众人目瞪口呆,皆想:“岂有此理,这奸贼的剑法怎会高到这个地步!”

楚仙流随手化解梁萧剑招,笑道:“梁萧,常言道:‘酒不醉人人自醉’,你可知是何缘故?”梁萧道:“我怎知道你的花花肠子?”楚仙流一指花晓霜等人,笑道:“提点一下,缘由就在三人之间。”梁萧觑眼看去,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