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的高层写字楼里鲜衣华服对着电脑发呆,晚上则回到斗室小窝,躺在来回七八步都走不到的小单间洗下手脚爬上单人床上做个遥远而不太真实的美梦。初来广州的人,站在大街上,你绝对不会是想象不到这光鲜大街后面的风景的,就像面对一个风情万种衣着光鲜的女人,你一般不会联想到她身上的梅毒淋病和暗疮。城中村里面大部分绝对是外省来广州淘金寻梦的人。他们如工蜂一样,每天不知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这里基本上没有一间屋子的产权是属于他们的。说得白点就是城市贫民窟。里面没有任何规划布局。走进广州任何一个城中村,如一座迷宫,鸡肠小巷深不见底,阴暗潮湿,这里没有一道干净的墙,没有一面明亮的窗,几乎每条巷子都是一线天,两边是四五层的民房,乱蓬蓬地挤在一起,一股霉气终年飘荡在每一个在里面行走的人的鼻孔里。

以前我以为只要杂志卖钱老板就赚到钱了,现在才发现老板把赚钱的希望主要放在广告上。老板自己不拉广告,他把拉广告的任务都交给了跟他一起租办公室的孙武。老板一天到晚的主要工作就是放在跟孙小武讨要广告费上面。老板曾跟我说他只要拿着每期杂志的封面上的美女跟标题给孙小武看看,就能从他那里搞到钱了。以前我以为只要杂志卖钱老板就赚到钱了,现在才发现老板把赚钱的希望主要放在广告上。江西佬的公司实际就是一广告拉P团,他手下一帮子全是他一个村的小姑舅子什么的,他们拉来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各种江湖游医发布的医疗广告,乙肝祖传良方性病专科门诊增高赌术秘诀什么的,这些广告十个有九个是骗人钱财的。不过孙小武现在明显是发达了,有车有房,他吹嘘说前两年拉P顺畅的时候,“老子一个人拉的广告就可以养活好几家*报刊杂志!”

我每天坐在里面努力地看稿校稿,作出一副勤奋工作的样子来,看得我头晕脑胀,没事时就翻他书架上的那些新书看,古今中外,大陆的香港的台湾的简体的繁体的正版的盗版的白的黄的黑的红的,还有《壹周刊》《东周刊》《知音》《家庭》之类的合订本,只是不知为什么每本的内页都被人撕得七零八落的。没过多久老板买回了很多名刊的新合订本,要我直接从上命扒搞。并且要我扒的时候讲点“技术性”,就是对标题内容稍加改编一下,不要全盘照抄。我说:“老板,这不太好吧。”老板说:“现在广州的搞杂志的哪个不是这样?我又不是冤大头,为什么要出那笔稿费?”

老板基本每天都要来一趟,他不坐班,主要是在外头跑,我也不晓得他一天到晚在忙些什么。我每天看见他要叫他“杨总”,他叫我“主编“,我们就是这样互相把对方当*叫的。杂志出来后老板拿着杂志胀红着一张酒精四溢的脸跟我讲:“老大,我发现了好多错别字。” 老板用铅笔在那些错别字上都打了个圆框,煞有介事地进行了更正,这让我当场就面红耳赤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你水平也就这个样哦,一个月给你1200块钱是对得起你的。”

多年后,走过五羊新城一个个书报摊,看见那些花花绿绿的打工杂志铜版纸封面上脉脉含情望着我的一双双眼睛,一副烟雨红尘的样子蛮美丽。我一度以为那些眼睛里的含笑是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后来我觉得那不可能,她们又不认识我,凭什么要对着我笑?我们总是这样容易相信那些美丽杂志,以为诺言总是从这上面来,其实都是怎么舒服怎么写罢了,总之把你搞得感受动了就达到目的了,你一感动就要买它们。然后被骗进这个行当的。当然,你要说我喜欢,那也说得过去,可是,为什么我这颗漂泊的心依然无处靠岸?

作为一打工编辑,有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你是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还是把作者放在第一位?你是把作者放在第一位还是把作品放在第一位?你是为读者编稿还是为作者编稿?一些被包养的杂志总是抱怨自己就这样被读者抛弃,风光不再,如前清遗老一样牢骚满腹,他们总忘记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就没人喜欢?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把读者放在第一位,心里装着的是政治导向切身利益人情世故,惟独没有读者。我喜欢所有为打工族写稿的朋友,他们的作品里有真性真情,当然我喜欢不喜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喜欢。他们是缀在南方这块巨大天鹅绒上的闪亮星星,用自己的心灵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用真诚热烈的文字感动着我们这些异乡天空下无数寂寞疲倦无助的心灵,相依相偎,一起走过这苦闷人生。 txt小说上传分享

做个有愧的新闻人

常常听到一些同行们在大会上宣誓状:我这一辈子,无愧于党的新闻事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