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4页)

?先是旱灾,现在是乱民要攻打县城了。”

齐县令和吴世恭都是不知道,圣灵会组织的这些乱民,虽然都是以汝宁府和开封府的人为主的。但是他们向着归德府方向杀过来,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因为,虽然圣灵会里的这些人,没有几个有军事素养的。但是,他们毕竟在河南本地经营了很长的时间,知道在河南的什么地方,军队最少,防守最薄弱。而归德府正是整个河南兵力最空虚的地方。

我们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归德府的四周,都是大军环绕,所以显得是十分的安全。而且在明朝,军队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除了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布置军队以外,其它军队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在各个藩王的藩地附近。这样布置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那些藩王造反。

在河南,虽然有八个藩王,也是全国藩王最多的省份。可恰恰是归德府,没有一个藩王就藩。所以在归德府,除了一个作为地方卫所的归德卫以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战兵。

至于现在归德卫的战斗力,看看赵铭老头的表现,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出来。就是归德卫规定的五千五百多名兵丁,这一时三刻的从归德卫的军户中,是否能够抽调出来?那也是肯定不可能的。

而齐县令这个县城,恰好处在这些乱民到归德府城的必经之路上。所以,也就怪不得齐县令和吴世恭他们倒霉了。

就在李禄向齐县令和吴世恭说明情况的时候,县衙里的大小官吏和姚员外这些得到消息的地方士绅都赶到了县衙。见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齐县令就想着:“什么也不用说了,先安排着如何守御这座县城吧。”

县衙里的那些衙役都很有眼色,他们已经搬好了椅子放在大堂两旁,让县衙里的大小官吏和县里的那些头面人物都坐下。齐县令也在大案后面落了座。

见到这些人都已经坐下了以后,齐县令咳嗽了两声,让大堂上安静了下来。他开口说道:“各位同僚和各位乡亲都已经知道了,那乱民就要攻打本县了。那废话也就不要说了,本官就先安排着如何守城吧。”

接着,齐县令把脸转向了吴世恭,对吴世恭命令道:“首先,吴千户立刻派人去,把你手下的兵丁都带到县城里来。”

第一百章中国人的脊梁

吴世恭坐在座位上,对于齐县令的命令似乎恍然未觉。他现在陷入了沉思之中。吴世恭现在的心态是很犹豫。因为他感到:“虽然自己到了千户所以后,竭尽全力地发展武力,扩充兵力。可是,自己的实力还是太弱小了。”

吴世恭现在拥有,自己到了千户所以后,新招收的四百名兵丁。他们除了有长枪作为武器之外,因为火铳制造的速度问题,只有五十把出头的重型火铳。

而吴世恭的马队,倒有二百四十几个人。也有七十几把中型火铳。但是,马队的马匹,只是到了这次消灭劫匪,缴获他们的马匹以后,才做到了一人一匹马。除此之外,因为马鞍的数量又不足。现在,吴世恭最多动用二百来人马。

当然,还要加上炮队的那几个人和五十名作为预备队的少年。

如果那李禄的消息正确的话,就靠吴世恭这么六百五十名到七百名人马,要对付乱民的几万人,那无疑就是天方夜谭。就算是守县城,也是人手不足的。

因此,刚才吴世恭一得到消息,就本能地想缩回千户所堡垒里。虽然千户所堡垒的工程,只是粗粗有了一个样子。可是,千户所堡垒的外城墙,毕竟用三合土已经垒到了四丈高。而且,乱民也只能够从小镇这一个方向来进攻,守起来总比守县城来的轻松。

但是,现在的吴世恭又不可能这么做,他根本不可能放弃这个县城。吴世恭这个千户所的职责,本来就是要保住这个县城。吴世恭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虽然被停职了,但是目前还是留任的。因此,齐县令那个关于动用吴世恭的人马守住县城的命令,就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吴世恭现在也不想,更不可能放弃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不要说吴世恭在千户所堡垒的建造和新兵丁身上的开销,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光是从吴世恭想在崇祯年间的乱世中,寻找一个可以保住自己全家性命的避难所的角度来看,吴世恭就需要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

再说了,这个县城被乱民攻陷以后,吴世恭真的可以靠自己的这些人马保住千户所堡垒吗?在现在的这个灾荒年间,千户所堡垒中,吴世恭自己储藏的和义仓中的那一万多石粮食,简直就象黑暗中的火光,吸引着那些乱民象飞蛾一样地扑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