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页)

没有军用的?”文申不死心的问道。

“有些,都是以前淘汰下来,你想要?”

“恩。”

……

在王昭君的帮助下,文申购买了军用无线电发报机一百多台,同时又在通信器材市场购买了三百多台和各种配套设备,另外文申又购买了一批手摇充电设备和一些风力发电设备。

当天晚上,王昭君看着满院子的设备,笑道:“文申,你买这么多设备,你怎么运?”文申笑道:“还怎么运,当然这么运了。”王昭君只见,文申在自己眼前忽隐忽现,每次消失就有大量的设备消失。就这样半个小时后,满院子的设备居然全都消失了。

文申再次出现院子里,笑看着自己,王昭君上前,摸了摸文申,问道:“哪些设备你都运到那里去了?”

文申笑道:“一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说不定以后能用到。”王昭君敏感地问道:“你说这句话什么意思?难道你知道些什么?”

文申挠了挠头,说道:“我能知道什么。好了,忙了一天,也饿了,我们找个地方吃饭去。”

……

吃完饭,文申和王昭君又来到乌鲁木齐的那家酒店歇息下来。当王昭君睡着后,文申通过空间来到沂州兵营。在兵营里,文申独自拿着说明书,研究起发报机,经过一天的研究,文申基本上掌握了无线电发报机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文申在军中找出二十名数学有一定基础的士兵,又在钢厂、机械厂以及书院学生老师筛选了六十个数学同样很好而且年轻不大的。把这八十个集中到沂州书院,文申开始亲自讲授莫尔斯密码以及无线电发报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历时一月的集中教学,八十人终于圆满出师。

这日,沂州县衙人群涌动,大堂里,两边坐满了沂州和兖州的各大店铺工厂东家,文申和林知县正坐桌子后面,大堂正中间新出生的电报员带着耳机,正坐在凳子上,身前摆放着一台电报机。

“国师,这就是你说的电报机,能远距离送信的东西?”林知县好奇道。文申笑道:“正是,今天,我们就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林大人,请你说一段,你想传送的信息吧。”

林知县捋了捋胡子,笑道:“那好,就传送一句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堂的电报员听此,便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波很快传到了几公里外的书院。

没多久,于师爷气虚喘喘地来到大堂里,众人“唰”的一声,全都看向进来的于师爷,整个大堂一片寂静。

于师爷环顾四周后,看向林知县,字正腔圆,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师爷说完后,大堂里更寂静了,静得自己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于师爷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众人,而众人全都张着大大嘴,说不出话来。最先回过神来的林知县,嘴唇哆嗦地喊道:“神迹!”

接着大堂“嗡”的一声,众人全都一起抢问道:“国师,这东西多少钱?不,不管多少钱我都订购一个。”

“国师这电报机有没有距离限制?”

……

文申拿起惊堂木,“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原本“嗡嗡”的大堂顿时安静下来,众人全都看向文申。文申笑道:“这东西单独是不能使用的,而且这电报机制作复杂暂不出售。电报机将作为钱庄间沟通的工具,以后每个县的钱庄设置一个电报机。”

“钱庄?我怎么不知道?”兖州煤矿东家黄世仁一脸不惑地问道。旁边的布店李掌柜有些得意地笑道:“前些日子,我们一些掌柜入了国师钱庄的股,负责在各地开设钱庄,当现在大约开了四十多家分钱庄了。”

黄世仁一脸阴沉地看着李掌柜,一言不发。文申对此视而不见,笑道:“各位在各地都有买卖,如果需要传信可以到各地的大宋钱庄发电报,届时一定优惠。”

……

接下来的一个月,文申留下十几名技术精练的电报员教授新学员,其他的都陆陆续续地派到各地钱庄。

每个钱庄在文申这里领取代金券的时候,必须支付代金券面值一半的银子。同时,文申要求刘德华仔细记录每笔兑换情况,并录入到电脑里面。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写出,刘德华等人已经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并且利用汉语拼音进行输入。

文申兑换了大量的银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三个炼铁高炉,两个炼钢平炉正在建设,而机械厂生产了一批利用蒸汽机驱动的轧钢设备,加快了钢锭处理的速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