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3页)

色,低头思索起来:安装炸药,不用说一个半钟头、两个钟头,就是一个钟头也不行!前后两个洞口都有鬼子伪军把守,一旦交起手来,只能在半个小时之内,装好炸药,炸掉隧道。

罗明看到章鱼虽然很犟,可张着小嘴、瞪着两只大眼,天真可爱,便扭头冲车里的两条汉子说道:“李会、大堂子!你俩也想想,哪儿有这些玩意儿?”

“罗队长,有一伙人在西岭下的水泉沟里转悠两个月了,掏地沟、崩山洞,使的都是带电的家伙,夜里一闪一闪地还能亮电灯。”车里的一个长脸汉子摘下钢盔说。

“李会说的这个我知道!是一个姓金的倔老头子,领着人抠化石,成天跟着鬼子晃悠,纯粹是他妈亡国奴!要不是他救过咱伤员的命,我能让他在我的眼皮根底下抠化石?”罗明说道。

“离这儿多远?”杨欣一回身,扭头问道。

罗明用手一指:“向西,下坡一拐就到,用不了十分钟!”

“那儿的情况你熟悉吗?”

“太熟悉啦!过梁儿就是我们老营啦!”罗明说,“一个老头儿、一个姑娘、两个小伙儿、四五个鬼子。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眼线之内。他们就是抠化石,挖得满山沟子破破烂烂的,用的啥工具,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半夜帐篷里确实亮着电灯!”

“走!马上到水泉沟去!”

水泉沟南北朝向,西面是金鸡岭游击队的西梁老营,东面是金鸡岭隧道。沟里坑坑洼洼的、凸凹不平,到处是石块、石片和隆起的土堆。

卡车还没到南面沟口就停下了,罗明跳下车来,慢慢地爬上沟口的土崖,用手一指北面沟里的深绿色帐篷,对伏过来的杨欣说:“看!那就是他们住的帐篷!”

杨欣看到,帐篷前炊烟袅袅,一个红衣姑娘和一个穿着黄色短衫的小伙正在拉着手跳舞,一个鬼子站在一旁吹着口琴,三个鬼子坐在地上拍着手、唱着歌。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坐在石板前,手里拿着放大镜看着石板上的几块石头,一个穿着白色衬衣的小伙坐在他对面,伸长脖子向他说着什么。

“哼!妈的,老百姓都吃不上、喝不上,他们还有心思跳舞、唱歌的呢?”罗明愤愤地说道,“那个疯丫头也不是块好饼,给鬼子跳什么舞?杂种!我都崩了他们!”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十四章 葛王台弹药库(4)

杨欣思忖了一下:“你们把鬼子引到沟外面,抓住捆起来,不要干掉。”

“留着他们干啥?”

“干掉了,会给老先生做学问、搞研究带来不利。老先生既然救过咱们的伤员,那他抠化石、做学问就绝不会是给鬼子卖命!你要知道,这可是我们的人才啊!而且是以后拯救我们穷国、破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一个倔老头子在这穷山沟子里,成天摆弄这些破石头片子,能研究出啥四五道六来?真是的,算了,好吧!听你的!”罗明一挥手,带着两个汉子悄悄地向沟东面摸去。

忽然,西面传来枪声和爆炸声,杨欣扭头望去,光秃秃的西梁上有几个很小的黑点晃动,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发生了什么情况。是护送伤员的罗云汉还是丁雄的三辆马车?他们俩的担子太重了,有伤员、有马车,都不是轻装。尤其是丁雄那里,两个女子加上一个难侍候的王宪,够丁雄维持的了。不过,罗云汉和丁雄要对付山猪和金鸡岭的武藏大队长,问题还不大。

杨欣回过头来向沟里望去,看到坐在地上的一个鬼子警惕地站起来,扭头向山沟东面的一片荆条丛一指,“哇啦哇啦”地喊起来,几个鬼子连忙拿起枪跑了过去。跳舞的小伙、姑娘也匆匆跟了过去。

花白头发的老头,看上去有六十多岁,黄白面皮,眼窝深陷,但精神矍铄。放下了放大镜,暗淡的天色下居然不戴花镜,拿着一枚化石仔细地端详着,说:“毛利,不要再和我讨论沟里的化石是侏罗纪还是白垩纪的分期问题。你看,小盗鸟的采集发掘,说明什么问题?”

“老师,这只是佐证古老的证据:羽毛是鸟类的唯一标志!”对面被称作毛利的小伙不以为然地说道。

“也不尽然!”忽然,一个鬼子军官站在了老头和小伙的面前。毛利抬头惊愕了一下,随即冷冷地问道:“长官是哪部分的?”

“为什么也不尽然?说说看。”金教授对突然而至的鬼子军官没有丝毫的惊慌,反而对他的话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锦县火神庙和离这儿不远的鞑子营,早在十几年前,都曾经发现了一种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