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 (第3/4页)

又是由段虎地人提出,使得众人更加肯定了这个想法。虽然最后孝成帝还是被迫答应了上官宏的表奏,但是他却没有按照常理那样,亲自前往陈俊的墓地诵读封赏,而是派了一个管理恭桶的下级宦官前去诵读封赏,自己则到了常去的一间秦楼,写了一首骂国贼诗句,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参加陈俊受封仪式的大秦官员,除了上官宏等人以外,就连那些投靠上官宏的官员也不太愿意参加,大多数都是过来看了一下便转身离开。而就当所有人都离开之后,一直卧病在床的蒙武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陈俊的幕前。在众人极不理解的情况下,他抱着陈俊的墓碑放声痛哭,表情极为哀伤,口里不断的呓语,似乎在说着某些表达歉意的词语。这一幕刚好被大秦史上以公正务实着称的史学名家包正见到,之后他更是将当时的场景记载在了正在编撰的大秦策副卷里面,也就是这一册副卷成了百年后,陈涛后人为陈俊流传百年的反复小人身份平反的最好证据。

就当江北呈现出一种平和局面时,南齐却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刺杀,南齐国君被天一道掌教真人伪装的侍卫刺杀,当场毙命,享年四十八岁。

第562章

南齐国君当日正前往望城外临时搭建的祭坛,主持南齐习俗里的开春祭奠。然而当大队人马走到了望城城门之时,一名吏部大臣家中的侍卫借大队人马过城门时首尾不接之机,突然冲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南齐国君所在的车驾,当胸一掌打在了南齐国君身上。一直待在车驾附近的杨继业甚至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而当他反应过来,出手拦截之时,却被那人借力遁走,但是杨继业从那人交手的功力和招式认出他就是那个行踪不明的天一道掌教真人。

之后,杨继业连忙亲自带人,赶往那名天一真人隐身的吏部大臣家中,但那位大臣全家已经人去楼空。经过杨继业的仔细搜查后,在他家的宅院里面,发现了一条新挖好的秘道,并且在秘道里面找到了一些来不及带走的武器和一块无意中遗留下来的腰牌,至于是什么腰牌只有杨继业等少数几人知道。

南齐国君一死,令到刚刚稳定下来的南齐又出现了不可知的动荡,特别是南齐国君的皇位由谁来继承一事上,南齐朝堂起了很大的争执。虽然杨继业和赵静把持了朝政,但是在选择新国君的事情上面,那些皇亲国戚们更具话语权。由于南齐国君死得突然,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旨说明皇位由谁继承,加上南齐国君前不久才把太子废掉,这样以来就使得齐国地十三位皇子都拥有继承权。其中又以素有贤名的七皇子和拥有长子身份的大皇子呼声最高。

齐国自乱这一时刻,最然继业担心的就是掌握了杨、黄、云三州防务的黄烈这个时候会趁机南下,攻打福州。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黄烈非但没有集结兵力,反而以三州郡无人耕种地田地上干农活。而且在段虎的授意下。段冰第一次以汉国储君的身份给另外一个国家致函,表示对南齐国君的死感到哀悼,并希望齐国的内乱尽快平息,大有一种猫哭耗子的意味在其中。

出于对段汉强势的共同畏惧,争夺皇位的七皇子和大皇子在杨继业和赵静的调节下,两人达成了共识,决定尽快结束内乱,共同继承皇位,南齐也在将要灭亡之前。产生了一个畸形地双皇共治现象。大皇子为左齐帝,七皇子为右齐帝,而史称大皇子为齐哀宗,七皇子为齐晦宗,两人的年号为并天。

在皇帝定下来后,一直还没有下葬的南齐国君被运到了建安城外的齐国皇室祖陵安葬,由于身处乱事,一切度用都要节俭,这样就是的这位南齐国君的葬礼显得非常的简单。在举行国葬之前,南齐二帝共同发函给身处海州的洪峰。希望他与他的妻子也就是南齐二帝的姑母能够一同来参加国葬仪式。

在接到二帝圣旨后,洪峰和他地妻子都希望能够参加,毕竟去世的南齐国君对洪峰有恩,若非这位国君一手提拨,或许洪峰现在还是一名身份低微地下级将领,也更加不会有幸娶得齐国公主。然而对于洪峰的决定,他手下的将领全都反对,在他们看来这是把朝政的杨继业和赵静二人为了除掉洪峰。而玩弄的把戏,如果却福州望城参加国葬。定然无法在回到海州,只能任由杨赵二人宰割。

洪峰其实未尝不知道前往望城会有危险。但是以他对齐国的忠心和与南齐国君地关系,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去送其最后一程。最后洪峰的头号谋士长孙冕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不去福州望城参加国葬,而是在南齐国君地遗体运送到建安皇陵安葬之时,再去参加最后的下葬仪式,同时带领一队人马从旁护卫,这样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