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4页)

青春的坟墓”。

在病床上这一躺,半个多月的日子“嗖嗖嗖”的就过去了。

我曾有那么一瞬间看得甚至比生命还要重的ncaa全国锦标赛,这段时间里,仍然还在热火朝天的继续进行着。只不过好像跟我,跟我敬爱的肯特教练,跟我情同手足的队友们,已经渐行渐远了,越来越淡出了我们的世界。

直到最后,它已经变得可有可无。跟电视里,或是报纸上,其他那些冷冰冰、硬邦邦的新闻,没有了什么太大的分别。

只是偶尔看到有关于密州大的新闻,我可能还是会多看上两眼。

总是冷静的如同冰块的卡林·卢卡斯,这次没再大意,带着自己那帮天赋出众的队友,先斩南加大(usc),再赢堪萨斯,一路披荆斩棘,杀到了“finalfour”。

而东部赛区的3号种子泽维尔大学,凭借最后关头的压哨三分,绝杀了头号种子匹兹堡大学,占据了另外一个“最终四强”的名额。

“最终四强”的另外两个名额,则被西部赛区的康涅狄格大学和南部赛区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瓜分。四分之一决赛中,他们分别以7分和12分的优势战胜了各自对手。

而从“最终四强”产生以后的第二天开始,除“mop”(四强赛最有价值球员)和“约翰·伍登奖”以外,2008-09赛季ncaa的各种奖项也陆续出炉了,这也将“疯狂三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也是最后的**。

全美最佳防守阵容,应该算是这所有奖项里最没悬念的了。哈希姆·塔比特(中锋,康涅狄格大学)、布雷克·格里芬(前锋,俄克拉荷马大学)、泰伦斯·威廉姆斯(前锋,路易斯维尔大学)、乔尼·弗林(后卫,雪城大学)和卡林·卢卡斯(后卫,密歇根州立大学)五人,全部以超过50票的绝对优势当选。

相比之下,全美最佳阵容一阵的竞逐就要激烈的多得多了,除布雷克·格里芬(前锋,俄克拉荷马)得到了全部75张选票中的71张,算是占有绝对优势以外。其他人的得票率都没超过三分之二(50张),他们分别是:泰勒·汉斯布鲁(中锋,北卡罗来纳大学,50票),德胡安·布莱尔(前锋,匹兹堡大学,49票),斯蒂芬·库里(后卫,戴维森学院,49票),以及——德米特留斯·马龙(后卫,西北大学,45票)。

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詹姆斯·哈登(后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这会儿还没留起大胡子的“大胡子”,也得到了150张后卫选票中的38票。只不过因为我的横空出世,他便只能委屈一下,降尊纡贵的被算到“全美第二阵容”里去了。

跟他同时入选“二阵”的还有:戈兰·苏顿(中锋,密歇根州大,29票),乔丹·希尔(前锋,亚利桑那大学,16票)佩里·哈达威(前锋,孟菲斯大学,12票)以及泰·劳森(后卫,北卡罗来纳大学,10票)。

故事的后来,半决赛北卡83:69轻取泽维尔,密州大经过一番苦战82:73拿下了康涅狄格。

决赛上半场,密州大甚至曾经一度占据领先。

但是无奈北卡拥有更好的板凳,更好的射手,以及不比卡林·卢卡斯逊色的控卫泰·劳森。再加上密州大自己的元气,也还没完全从半决赛那场加时大战中恢复过来。

所以下半场全力出击的北卡逆转了局势,也就没有那么的出乎意料了。

就如同在历史上已经上演过的那样,北卡最后以89:72夺取了这场宝贵的胜利。继2004-05赛季以后再度加冕,成为了“ncaa全美总冠军”。

mop颁给了半决赛和决赛都有打出了梦幻般表现的韦恩·艾灵顿(前锋,北卡罗来纳大学)。

而就在决赛当晚,万众瞩目的“约翰·伍登奖”也揭晓了结果。在相继入选了“全美最佳阵容一阵”以及“全美最佳防守阵容”以后,来自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布雷克·格里芬又再度接过了“约翰·伍登奖”的奖杯。

***************************************************************************

ncaa落下帷幕以后的一周,我出院了。

借着邓医生的回春妙手,以及安吉拉和佟梦的悉心照料,我不但没毁容、变面瘫,反而似乎变得比以前还更阳刚了一些。

“叮铃铃,叮铃铃…”还没等我好好的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最近几天搞得我心惊胆战的“追魂夺命连环c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