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作者自序

地球人类已经来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关口,他们必须作出选择:是和谐共荣,还是对抗衰亡……

地球人类自上世纪50年代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在太空开发上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和成就,本世纪上半叶将登陆火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可据说月球上的两吨氦3物质就能满足地球人类一年的能源需求……

我们中国人自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航天器时起,已经成为重要的航天大国,必将在未来的宇宙探险和宇宙开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国不仅需要和谐的内部环境,同时需要和平、和解、和谐与合作的国际环境。而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关系中却存在着非常不和谐甚至诡谲的气氛……

所有这些,都需要并要求我们的文学能够反映、预测、幻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于是,我写了这本小书。

书中故事含有一个善良的愿望:反映目前世界主要大国间的不和谐现状,并寓意期望世界重要大国在未来能够相互理解与和解,摒弃仇隙,珍惜和平,携手开发太空资源,共建人类和谐社会和美好未来……

故事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宇航事业的发展轨迹。作者力图将他描写成“中国形象”的一个符号和缩影。他从贫穷的山坳里走出来,从社会的最底层走出来,以薄弱的身体条件和薄弱的知识积累加入强手如林的太空领域国际竞争,凭的是一股不甘贫穷落后的骨气,一股拼命精神,还有因中华文化浸润出来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坚韧、宽容、慈悲的美德。他最后不仅赢了对手,还赢得了对手真诚的尊敬,同时也赢得了财富、尊严、和爱情。中国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中国的各行各业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走过的不正是这样一个历程吗?而且这种历程还远没有结束,我们还要继续这样走下去。

好的小说应该是成功地负载了文化元素的小说。它们不仅仅是展示对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特殊想象力的载体,而且应该是时代和社会的折射。

本书中有一些小情节和小插件,若不潜心细读是体会不到其中包含的深意的。譬如,故事中穿插的关于孔子言论对西方青年最终产生了影响的片断;关于应该更改孔子的英文译名的想法等都是作者自以为得意的部分。前者是个预言,后者是个建议,作者终于将这个存积在心多年的想法以这种方式向国人和世人进行了表达。

毫无疑问,对于大部分只注重情节的读者来说,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未来故事,只要故事精彩就可以了。

这是一部赞美奋斗、赞美勇敢、充满英雄气概的书;

这是一部突破国人幻想思维极限的书;

这是一部充满幽默元素的书;

这是一部旨在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和建立和谐世界的书。

作者

作者题外话:尊敬的编辑和各位看官:中俄联合火星探测模拟实验已经于2010年6月开始了,为期500多天,中方有一名试训宇航员(王跃)参加。鄙人此书初稿写于2003年,提前7年预见了今天的现实!请查阅下列网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 志向

这年的元旦刚过,春节将临,鄂北山区的伏龙希望中学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学生们就等着拿成绩单放寒假了。

次日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返校日,学校发了一个通知,大意是:明天大家都要穿戴整洁,有中央来的大领导要来学校视察。

15岁的张国牛是初三(二)班的学生,家境不好。父亲几年前到海南省的一个民营金矿打工,不幸得了矽肺病。他才四十出头,已经回家卧床养病两年了,原来赚的一点钱也几乎耗光了,全家就靠妈妈承包的几亩菜田过活,还欠了村里、镇上、和亲戚们一屁股的债。不到17岁的姐姐张国花是张国牛的同班同学,半年前到广东打工去了,初中还差一年毕业呢,可她辍学了,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因为家里实在交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了。病床上的爸爸不准姐姐出去打工,可妈妈却主张让她出去,说:“她不出去挣点现钱,你的病怎么治?国牛的学怎么念?”三个月前,姐姐寄回来了第一笔钱,800元,这可是打爸爸生病后两年多来家里见到的最大的一笔现钱收入。爸爸见到这钱,不仅没有半点高兴,还流了眼泪……

张国牛两年都没有买一件新衣服了,总是捡爸爸和姐姐的旧衣服穿。国牛是男孩,怎么能穿姐姐的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