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意外的是李伟他们的语文老师和那个年级猫的原配因为这件事情后竟然都升了一步,成为高一高二的年级主任,这结果还真有点出人意料。学校的校长和副校长倒没这么快定了下来,估计要等下学期才能决定了。

这件事情落下帷幕后李伟他们也进入了期末考试了,寒假也快到了。相比别的同学磨刀霍霍的准备着期末考试,就连一直好玩的蒋靖也加入到了努力复习准备考试的行列中去了。李伟的日子依然还是老样子,该睡觉的时候照样睡觉,该玩的时候照样玩,一点也没紧张的痕迹。

好又多商场的第二家店已经开张了,地方选在市农机厂等几个老工业区附近,生意同第一家一样火暴,一桶天下也一样。因为有了第一家店开张的经验,所以第二家店的开张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过还是麻烦了附近的警察同志维持了下秩序。

这边工业区的人们整体素质比校园区这边还是差了点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有点区别。没有警察帮忙,出问题那是肯定的。李伟照样过去帮了一天半的忙,因为开业的时间选择的是周末开张的。

高中期末考试结束后不用领成绩单的,明年开学的时候班主任会发给大家的,所以所有的人不用担心成绩考不好回去给父母知道了又要挨训了,大家可以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了。当然也不排除那些上进心很强的家伙,一心想知道自己这个学期到底学的怎么样,所以急迫知道自己成绩的。

更爽的是高中没有寒假暑假作业,可惜的是虽然没有寒假作业,但是老师还是会布置一些东西让大家去完成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寒假的时候也不能放弃学习,时间紧迫,高中三年眨下眼就过去了。

李伟的期末考试完全复制的是期中考试的模式的,所以成绩怎么样他心里早就有底了,没啥好担心的。只是那寒假作业让他挺郁闷的,语文老师布置的是写五篇作文,每篇五千字,期中一篇就是写身边的人去南方打工生活的,这个完全跟前世一模一样,一点改变都没有。

想到这个寒假作业李伟想起了一件好笑的事情出来,有个家伙特有才,竟然把这个时候的一首打工谣〈打工十二月〉直接添了下内容,却连里面的第一人称和志强哥也完全抄上去了,然后凑满五千字交了上去,结果被老师看到了。老师的批语很有意思:我不知道你原来还有分身术,一边读书还一边跑去打工了?还有志强这名字太耳熟了,我怎么在一首打工谣里听到这个名字。

这家伙当时跟李伟一个宿舍的,回到宿舍的时候说出了老师给他寒假作业的批语,把一个宿舍的人都笑喷了。

李伟把自己的寒假作业准备了下,然后收起书包回自己住的地方去了。他不会立即回家的,这边的两家商场和快餐店这个时候正是最忙的时候,正需要人帮忙的,他不可能回去的,他要在这边呆到年二十八去。

张丽梅也没回去,他们财校的放假比李伟早,她早早的就去一桶天下帮忙去了,因为学校放假后住宿不方便,所以现在和老板娘住一起,她那个同学也在。年二十七老谢会来市里办年货的,李伟到时就和张丽梅坐他的车一起回去,顺便把自家的年货也办了。

第七十九章 回家

因为老钟给商场这边的员工每人都发了一个红包,甚至那些厂家招的销售员也发了个,所以一桶天下这边的员工也跟着发了个。其实李伟的这个市里并没有给员工发红包的习惯的,不过老钟那边有,年底一份奖金,这是大红包,年后还有一个,那是开工利市。

商场春节放假只有三天,年三十到初一,但是随后有轮批补假的。而一桶天下则是在小年二十四就放假了,明年初八开工。越到春节,在外面吃东西的人就越少了,所以老板娘就提前放假了。

这边放假后张丽梅和她同学就过去商场那边帮忙去了,商场这边有正规的财务,正好给她们提前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时间比较短,老钟也给了她们一个红包,算是帮忙的工资。还给了她们去商场采购的员工价,让她们采购一些年货回家好好过年。

年二十八早上,李伟和老谢两人早早的起床把房间好好的收拾了下然后就去接了张丽梅然后一起回乡下去了。这个时候过年的气氛还是有那么浓的,到处都能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年轻人或者中年人,这是从外面打工回来过年的,正好赶着春节放假回家过个年又回南方去的,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高峰回家潮。

所以往市各个镇的公交车上以及小巴上面都是塞满了人,大包小包的往车上塞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回家的喜悦。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