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2/4页)

如何能违逆我所知道的将来?

加重捏紧我下巴的力度,“墨兰,朕没有采纳堂兄的建议,终是没忍住。朕就是想奋力除弊端正,根除祸患。吸取前明教训,贪腐烂枝,进而根腐,如不狠狠治理,大清迟早也会如前明覆灭倒塌。”

急迫、焦灼淹没他的双眸,“清理完宗亲,收拢八旗军权,朕就一直想要彻底肃清吏治。朕就不信会这么难,堂兄会不会太过谨慎,朕要迎难而上。”

忧虑、迷惑漫盖他的双目,“可是,朕又担心,万一堂兄是对的,消除腐烂引致朋党之争,朕只怕应付不过来,无法收拾残局?”

迟徊不决,“唐朝后期,两党争持日久,意气相攻,又争相攀附权阉,本就腐败的朝廷愈加混乱,难怪唐文宗感慨,‘去贼子易,去朝廷朋党难。’明末东林党与三党争权,东林党把持朝政后,秉承‘非我族类必有异心’之原则打压三党,结果三党与阉党结合,后阉党独大,遂对东林党残酷镇压。无论何党,志不在强国为民,反在彼此争权夺利,前明灭亡,自成定数。”

坚定不移,“既然朕意已决,朕就前进不止,朕期冀打开一个新局面,唯我大清江山树大根深、世代永续。”

春殇凝眸,“墨兰,不要迷失方向找不回承乾宫的路,朕一直在这儿等着你。朕需要你稳固后宫,朕需要你为朕分忧解难,朕在前朝举步维艰,朕的前方迷雾重重,看不清方向,可朕还是要鼓足勇气往前去。回过身,朕不怕找不到来承乾宫的路,你就是那盏灯,哪怕清辉柔弱,朕也看得见。有你的地方,朕不会迷路。”

泪珠子在我眼眶中打转,积聚盈满眼眶,要滚落又不要滚落。他的目不转睛春深厚意,他的唇落在我的眼窝,我的眼角,我的眼帘,他在用他的唇阻止我湿漉漉的心伤,“墨兰,朕需要你,永远陪在朕身旁。”

颤涩的双唇给不了他回答,点头,再点头,我会陪着他,走到哪一步我也毫不犹豫陪着他。

***

春还花开,风和日暖,玥柔的咳嗽逐渐好转,庆幸没有加重,安稳度过。多亏李延思把药碾成粉末,再用蜂蜜调制做成药丸,药效似乎也随着玥柔的乐意接受得到充分发挥。

寻求治愈之方我一直都固执地念在嘴边,调养则是李延思提倡的应对之策,我的焦虑和坚持李延思摇头叹息不说,就连皇上都已看不下去,“墨兰,朕发觉你对玥柔太过紧张,孩子自己不觉如何,倒是你把李延思逼得太紧。朕闲暇时,也会读读医书,依朕看,玥柔的病尚在肤膜之间,中医按脉可治。朕觉李延思的提议有道理,好好将养,玥柔会痊愈的。”

皇上跟前,我却是不敢高谈医论。这些年,他格外重视医学,关外传承过来的满医全面发展,蒙古医士的骨科也尤为突出,汉医积极搜集汉家医学典籍,汇编医书,就连西方医学,他也在汤若望神父处有所咨询。

“你若是放心不下,抑或心里冒出什么想法,朕允许你去太医院请教李延思,但朕可要提醒你,不可随意而去,也不要动不动就召见李延思。”

欢快的笑容随着他的言毕满溢而出,可当他的另一番话再起再落,我的笑容顷刻变得惶惑。

“墨兰,什么事儿在你跟前,你都尽量不动声色、静观默察。唯独玥柔,朕发觉你对玥柔太用心,或许应该说,太用情?”

坐上轿辇前往太医院,并非我主动要求,而是李延思发出邀请,声称他寻得好药方,只有在太医院才能解释清楚。按理说我应该喜笑颜开,可不知怎么了,皇上的话总让我心里提着谨慎。

转来转去,李延思把我请进一间放眼都是书架的屋里,穿过几个书架,一张长桌前请我坐下。看着左右两边排列过去的书架,我只觉被放到医书的迷宫中,有些迷糊。

他拿过三本书放到我面前,笔墨纸砚也摆放一旁,“皇贵妃为格格的病殚精竭力,微臣惭愧,这本该是微臣的职责,反倒让皇贵妃受累。皇上谕令微臣,教授皇贵妃有关医学知识,皇贵妃天资聪明,明白其中道理后自然安心如常,焦虑过多反倒伤及自身。”

李延思转述皇上的话只让我觉得自己脸上有一堆小虫子正慌不择路地乱爬,所爬之处皆留下惭愧的痕迹。俯着脑袋不好意思抬起,更别说再冒出不由分说要求他找寻治愈方子的半句话。

“皇贵妃,微臣在这三本书中已插入书签标记,皇贵妃读过后,等会儿微臣过来逐一讲解,皇贵妃有何想法尽可畅所欲言,微臣定当有问必答。”

说罢,他退出屋子,就连随我而来的菱香也只能远远守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