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2/4页)

派遣大军前去清剿。但问题是,如果你留着蒙古人或女直人原来的发式,那便很容易惹来袭击——验证人头真伪的官员只能分辨人头到底是不是蒙古人或女直人,又认不出人头的主人原先到底是否忠于大明。”

巴特尔和火耳灰者对视一眼,然后问小二。

“一颗人头值多少钱?”

小二盯着巴特尔的脑袋,说道:“您这样满头黑发的,值十贯。”

然后他又将视线移到火耳灰者的脑袋上。“您已经有白发了,半花白的顶多只值三贯。如果是全白,那就只值一贯了。”

见小二这么比喻,巴特尔和火耳灰者有些哭笑不得。他们俩气度大,没说什么。可火耳灰者手下的一名世袭百户哈三帖木儿却勃然大怒。

“滚出去!”

话刚说完,小二自己也反应过来了,刚才那两句说得实在不象话。见客官发怒赶他走,便赶紧顺坡下驴灰溜溜地跑了出去。

小二早都跑得不见影子了,哈三帖木儿仍自骂骂咧咧的。

“只要有一根长矟在手,千军万马老子也敢冲过去。啊呸!老子这颗头难道只值一贯?!”

钱成瞅着哈三帖木儿那天生的少年白,不由吞声一笑。当年皇上俘虏火耳灰者时,正是这个哈三帖木儿手持长矛冲过去营救。虽然没能成功,但哈三帖木儿这种骁勇过人的表现连皇上也为之侧目。这样一个勇士的脑袋,居然只值一贯钱……

巴特尔和火耳灰者相视苦笑。

巴特尔问道:“你剃不剃?”

火耳灰者摇摇头。“我是带刀宿卫,打完这一仗就回京城,没这个必要。”

巴特尔闻言说道:“我现在也可以不剃,反正打完这一仗还会回京城就读蕃学。可我毕竟是有邑贵族,将来迟早还要回到草原上生活,那时却多半还是要剃头的。”

“草原上的生活异常艰苦,哪怕是王公贵族,也只是不过是帐篷大点,柴火充足点。每次遇到狂风、雪灾,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能保证毫无危险。这里繁荣得简直象塞外江南,将来就蕃之后,恐怕大多数辽东的有邑贵族都会找理由隔三差五来此消遣。我大约也不能例外。”

巴特尔摸着自己的脑袋,喟然叹道:“若不剃头,这颗大好头颅也不知道会被谁得去——战死沙场倒也是我辈所向往的命运,但如果没死在沙场,反倒被哪个宵小割去换钱,而且只换区区四贯钱,岂不是死不瞑目?”

见气氛有些尴尬,钱成连忙举起酒杯。

“来,来,别光说话,喝酒!你们也别嫌少……我这颗大好头颅,白送给别人都还不要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十三章 树立榜样

天很快就过去了。

在皇上的调派下,在远征军抵达之前广宁卫便已囤积了大量物资。花了两天的时间,将相应的物资移装到车营所属的轻车上。此外,一路行来很多轻车都有破损之处,因此这十天里也将那些破损的轻车进行了修理。

收到征召令的有邑贵族们也全部抵达。

当初接到征召令时,兀良哈郡王表示愿意提供五千骑兵,泰宁郡王和惠宁郡王均表示愿意提供四千骑兵,可皇上却只要求他们三家一共只提供三千骑兵。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拧着来的。如果朱要求的数额超出了朵颜三卫所能承受的底线,那么他们多半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严重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产生反叛的心思。如今他们自愿提供一万多兵马,朱棣却反过来只要求他们提供三千骑兵,结果三位郡王便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是不是大明朝有必胜的把握,所以限制他们派出的兵马数量,免得分走太多的军功?

有了这种想法后,朵颜三卫的三位郡王对于派兵一事更加热切了。可朱咬定了只让他们派出三千骑兵,多一个也不要。三位郡王沮丧之余,对这次战斗竟是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必胜的信心,因此纷纷派遣自己的子侄率领精锐的部众出战。

其实朱棣对于这次战斗倒不是说有什么必胜的信心——尽管他开了金手指让火枪达到了十八世纪的水准,又发明了手榴弹、迫击炮这样的大杀器,而且还借用了戚继光的车营防守、骑兵追击的战斗理论,但这所有的一切毕竟没有经过事实的检验。

所以说,朱棣确实有信心,但这个信心却并非百分之百。之所以拒绝朵颜三卫派出更多的骑兵,是因为朱棣并没有在草原上与鞑靼人进行一场骑兵会战的打算,因此带更多的骑兵完全没必要。深入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