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由此,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一旁的张文明教授看了看众人随后淡然的说道。

“至于楼兰古国灭亡的原因,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张教授继续说着,”《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以致于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另外,还有一点是肯定的,是瘟疫给了楼兰人最后一击。“

说完这些,张文明教授叹了叹气,众人也唏嘘不已。

不管是什么原因,曾经辉煌的楼兰古城确实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虽然逃亡的楼兰人也曾经一代接一代地做着复活楼兰的梦。但是,梦只能是梦。

梦到最后,楼兰,依然是风沙的领地,死亡的国度。

。。。。。。。。。。。。

“张教授,那座就是壁文提到的雅丹佛塔吧。“林峰遥遥指着古城东北角的那座土坯佛塔说道。

”嗯~,我不喜欢别人叫我教授,教授这两个字已经被你们年轻人玩坏了,叫我张老师或张指导吧。“张文明稍顿后看着众人说道。

”哈哈,张指导,这个称呼好啊。我们连队这不正缺个指导员。“一个身材健硕,肤色黝黑的军官说道,他正是随行的军队负责人王炜连长。

“张指导好,王连长好。”大家纷纷笑着附和道。

楼兰古城东北角,一座八面体佛塔孤独的矗立在沙地上。

佛塔由土坯和红柳枝夹筑而成,残高10。4米。最下面有一层土坯砌筑的底座,上为方形塔基,皆夯土构筑,共分为三层。南侧有用土坯砌筑供人攀登的阶梯。

塔基上散落着一些圆木和方木,似为原来的建筑遗物。塔基的夯土内混杂有陶片,有的地方夹杂土块。

从佛塔形制上看,楼兰八面体佛塔采用的是典型的犍陀罗样式(起源于古印度的一种佛塔样式)。

“这佛塔已经被风沙摧残成这个样子啦,和我想象中差距很大啊。”吕清莲看到佛塔后感慨道。

“佛塔四周也是一片荒凉,要怎么才能找到近两千年前的佛塔附近的广场位置。“陈汐一脸疑惑的说道。

“我手上有其他考古学者发现的佛塔文物的研究资料,但是与壁文提及的广场并无关联。”张指导凝神说着,“林峰,你和我一起登塔细细查看,寻找线索。王连长,晧宸,你们组织一下人手,先对佛塔周围一公里范围内进行地毯式搜索吧。“

“好的,太阳就要下山了,我们今天争取先完成一部分的探索工作。”王连长赞同的说道。

随后,原晧宸等人先和战士们一起搭建起了帐篷宿营地,然后按照面积划分了相应的探索区域。

沙漠的落日竟也是一个胜景。

但忙碌的众人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在茫茫沙海中奔波一天的太阳,就已经慢慢沉落于天边。

当沙漠渐渐变得沉静的时候,一轮明月便悄然从地平线探出头来,洒落一片清冷的月光。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大家终于停下手上的搜索工作,结束一天的奔波操劳,放松身心,慢慢的融入到这一片神秘的沙漠里。

。。。。。。。。。。。。

伴着朦胧的月色,伴着清凉的夜风,原晧宸仿佛抬头望着不远处的佛塔,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楼兰佛塔残迹,在夜晚的星空下,竟显得越发寂寥,夜风吹过古塔,发出如咽的呜鸣声,仿佛在娓娓地述说着过往千年的种种遭遇。

原晧宸来到塔下,默然的看着它,伸手轻抚塔璧,白天的灼热气息早已散尽。

一股冰凉的感触透过手心,直达脑海深处,让人心神立即变得清明起来。。。。。。

第二十五章 陨石再现

夜风呜咽中,似乎有一个幽远的声音在原晧宸身旁耳语着。

“这声音从何而来?”原晧宸心里微惊,它不来自于佛塔——也不来自空中——也不来自地下。

这耳语声似乎通过灵魂直达于内心深处。

一阵恍惚,原晧宸脚下稍稍不稳,身体就向后倾斜了几步。

待到原晧宸稳定了身姿,回过神来,忽然发现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