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部分 (第2/4页)

叶春秋风淡云轻的反应,唐伯虎又是一头雾水,只能纳闷地看着叶春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等唐伯虎预备了笔墨纸砚,叶春秋便提笔;略一沉吟,方才下笔。

唐伯虎凑在一旁看,这一看之下,脸色又变了。

卧槽,原来还可以这样!

文章的开头,自然是说了李公见驾的事,之后就是叶春秋的评论,说是昨日太白报发起读书人抗议此事,许多读书人得此倡议,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为费公请命,就在昨日,李家门前,聚集了数百生员,声势浩大,而据知情人透露,李公闻之色变,战战兢兢,连忙入宫见驾,请陛下万不可使费公退选。

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就这样成了有良心的读书人的胜利了?

到了文章的最后,大大的褒奖了这些读书人,国家养士,应如是也。

本来令唐伯虎忧心的一件事,在文章里,已经完全变了味道。

这里既承接了昨日的文章,绝不否认李东阳勒令费宏退选的事,依旧让李东阳给人一种仗势欺人的印象,接着,这篇文章,则将李东阳害怕生员们将事情闹大的丑恶面目也展现了出来,若是深信这文章的人,多半会将李东阳当做既声色俱厉,同时又胆小怕事的形象。

而高度赞扬读书人,这总不会有错的,读书人嘛,歹到机会就得夸,总而言之,读书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又一次用自己无以伦比的勇气,挫败了一次阴谋,伸张了正义,维护了纲纪。

唐伯虎不禁苦笑连连,又觉得对叶春秋忍不住佩服起来。

等叶春秋停了笔,吹着墨迹,将这文章一收,道:“待会儿就送去报馆,让他们连夜刊印,明儿清早,全天下都要知道这个消息。”

唐伯虎点头,接着还是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知道了。公爷,其实我发现你挺奸诈的。”

叶春秋却是长长吁了口气,看了一眼显然心态上还存着一些天真浪漫的唐伯虎,不由道:“从前我也和你一样,也讨厌今日的自己,可是时至今日,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我心里深知,我必须成为一个自己从前所讨厌的人,伯虎兄,别忘了,还有那么多人的身家性命都在我的肩上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水滴石穿

看着唐伯虎依旧一副懵懂的样子,叶春秋今日倒是很有耐心,便继续道:“你我都知道,现在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以为我缴械认输,就可以从容抽身吗?不可以的,我到了今天,无论我是不是认输,都会是别人的隐患,就如是镇国府那些商贾一样,他们财富积累到了这个程度,就算想要攀附那些庙堂里的诸公,可是……可能吗?你想送人家十万两银子,人家分明可以反手之间要你所有身家性命呢,为何只要这区区的十万八万银子?”

“我已输不起了。”叶春秋感叹着道:“只能赢,不计一切的手段,乃至将来世人诽我谤我也好,我也不稀罕做什么圣贤,我只记得自己现在处在什么地位,应该做什么事,就这样简单。”

显然,唐伯虎也不是一个死板到底的人,听了这么多,倒是也有所感触,便道:“公爷一席话,使学生茅塞顿开。”

说着,唐伯虎笑了笑,才又道:“这些日子,我一日只睡两三个时辰,总是忙前忙后,马不停蹄的,偶尔忙里偷闲的时,学生心里便有疑惑,我这是在做什么呢?我这样做有什么意思呢?我要的是什么,为何要这样做呢?现在听完了公爷这一席话,学生明白了,学生站在哪里,就应当做什么。”

多愁善感的人啊。

叶春秋心里感叹,他之所以喜欢唐伯虎,还让他负责自己如此重要的事,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半也是喜欢唐伯虎这样的性格吧,固然唐伯虎从来不够杀伐果断,甚至时不时地要感慨反思一下自己,他未必有其他读书人那么干练,可是……叶春秋就是喜欢,看着他,就想到了另一面的自己。

叶春秋心情很舒畅,想起还要忙的事情不少,便又坐了下来,翻出了案牍上的一沓名册。

这是诗社的主要骨干名册,里头有每一个人的背景和性格,甚至是从前的经,叶春秋觉得,诗社的组织关系重大,所以需要好生再确定一下这个名册。

而叶春秋吩咐下的事情,唐伯虎当然滴水不漏地完成,到了次日一早,京师各处街巷,一些卖报的报童便开始穿梭,此起彼伏的发起声音:“卖报,卖报,生员仗义执言,李公胆颤。费公候选之位稳若磐石。”

“一文钱,只需一文钱,卖报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