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指责《解放军报》根据周恩来、叶剑英讲话精神而写的《既要讲批评,又要讲谅解》,是一篇“很坏”的文章,并布置予以反驳批判。在他们授意下,发表的批判文章说《既要讲批评,又要讲谅解》一文“离开批林批孔斗争大方向来讲团结问题”,“大讲谅解,貌似全面,实际上宣扬了折衷主义、中庸之道”。

更为恶毒的是,江青在1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借口“联系实际”批林批孔,竟公开点名批评叶剑英抓军队运动不力,指责叶剑英“走后门”送子女当兵……。叶剑英不予理睬。为了稳住军队,他仍然不具体布置全军如何进一步开展“批林批孔”。江青一伙见此情景,气急败坏地说:“军队最难办”,“要放火烧荒”,“要整整军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年浩劫(25)

为了大搞“批林批孔”夹着“走后门”,批评叶剑英等老同志,迟群于2月2日主持的国务院科教组在《教育革命简报》上登载一批教育系统批“走后门”材料,并加编者按语:“在批林批孔中,要抓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严肃检查、批判和纠正‘走后门’这种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不正之风。”之后,一些高等院校开始揭发、追查“走后门”上大学的问题。

“四人帮”玩弄“批林批孔”夹着“走后门”,“三箭齐发”,掀起了一股新的反动逆流。局势险恶,派性再起,人心动荡,生产严重下降。叶剑英决定顶住逆流,采取迂回的方式予以反击。他配合周恩来给毛泽东写信反映批“走后门”问题,2月15日致信党中央和毛泽东,表示接受江青等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对他的“帮助”……次日,毛泽东在叶剑英信上批示:“剑英同志:此事甚大,从支部到北京牵涉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批)‘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并指出,迟群、谢静宜在“一·二五”大会上的讲话“有缺点,不宜向下发”。次日下午,周恩来约迟、谢谈话,明确提出:毛主席讲的“形而上学猖獗”,是批评江青的。随后,他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毛泽东的指示。2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提出对“走后门”问题应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政策,放在运动后期妥善解决。

江青、张春桥对此极为不满,张春桥竟然说:用检讨办法来告状,这也是一大发明。这从反面证明,叶剑英给毛泽东写信的做法,确实击中了他人的要害。在毛泽东的干预下,“四人帮”妄图利用“批林批孔”,打击周恩来连同叶剑英,进而大整老干部的阴谋没有得逞。

但是,“四人帮”对筹备召开全国四届人大工作继续干扰和破坏,进行政府组阁、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早在1973年8月党的十大开过之后,中央即开始酝酿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月22日,周恩来到毛泽东处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选举筹备小组关于人大组织人事安排的酝酿结果。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确定,人大主席团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秘书长为张春桥。但是,“四人帮”无视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在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召开之前,加紧活动,阴谋组阁夺权。他们私下议论,拟定名单,在政治局会议上你唱我和,为窃取人大和国务院的领导职位起哄。对“四人帮”这种宗派活动,毛泽东有所察觉,并在政治局会议和其他场合对江青多次提出严厉批评,警告她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不要搞四人小宗派”。叶剑英也打电话给王洪文,要他站稳立场,和江青划清界限,不要同她搞在一起。王洪文不仅不接受叶剑英的忠告,反而把叶剑英的话,看成是挑拨他与江青的关系,与江、张、姚拉得更紧了。

“四人帮”蓄意制造事端。10月17日,江青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借“风庆轮”事件发难,有预谋地围攻邓小平,影射周恩来。当晚,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阴谋策划,决定派王洪文去长沙,向毛泽东告邓小平和周恩来的“状”。第二天,王洪文背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周恩来等飞抵长沙,借向毛泽东汇报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情况,诬陷邓小平和周恩来。说:为“风庆轮”的事,江青和邓小平在会上发生争吵,吵得厉害。看来邓还是搞过去“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那一套。又说,邓有那样大的情绪,是与最近酝酿总参谋长人选一事有关。北京现在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周总理虽然有重病,但昼夜都忙着找人谈话,经常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