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李大人随意”。

说句实话,李序然是实在不想喝这杯酒,因为,今天已经算是违背自己的心愿了。

但他想起了梦盈的话,想起了皇上的话,同时,想起了自己来南江省的牢房里所经历的一切。

所以,他现在只好忍,也只有忍着,为的就是能后发制人,最终达到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目的。

这么多人轮番向他敬酒,一个比一个会说,一个比一个能喝,李序然被动的应承着,因为,他现在只是个七品知县,还能说什么呢?

李序然的三个随从:吴师爷和沈捕头,还有太仓县衙的县丞,他们的表现各异。

沈捕头话不多,低头吃饭或者举杯喝酒,好像自己就是个局外人,不过,这倒真正做到了“陪酒”这个层面。

但吴师爷则相反,八面玲珑的和每个人周旋着,自己感觉无论到了那都是管家似得,总想尽量的表现自己。

县丞的举动则复杂的多,一方面他好像知道,官商是有别的,同时,他也和那些人富商早已有多年的交情,自然有共同的话题,但他还不时的看着李序然的举动。

李序然知道:“攘外必先安内”,放开手脚的大干一番,就得要有得力的助手,不然本来是好的政策,也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但是,他现在的脑子很乱,同时,不停的被喝着酒,坚持了一会就撑不下去了。这饭,吃的很累,而且很难受,甚至都感觉到了反胃。

这时,沈捕头好像看出了李序然的不适,于是,他提议:今天就到这里,因为,李大人今天一路劳顿,需要早点休息。

其他的人看来也劝不住,也只好作罢,大家都扶着李序然,慢慢的走下楼去。

到了一楼的门口,李序然突然停下来,说道:“店家,今天的饭钱和酒钱一共是多少银子?”。

这时,张大财笑嘻嘻的跑过来说道:“回知县大老爷,银子白老爷已经给过了”。

这时,李序然急忙让他把钱还给白掌柜,说好了是自己掏的。

众人急忙劝他,但李序然执意要给,这时,白老爷说道:“既然是李大人执意要请,那大家就不要勉强了,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我刚才已经问过了,刚好是一两银子”。

于是,李序然掏出一两银子递给张大财。

张大财愣了一下,然后把银子接住:“谢谢知县大老爷,谢谢,知县大老爷慢走,慢走”。

就这样,李序然被这些人送回县衙。

就在这些人都告辞,只剩沈捕头和李序然的时候,沈捕头对他说道:“老爷,你知道不?今天那桌饭,至少要得六七两银子,可是,那个店家怎么只要了一两呢?”。

这时,李序然的酒突然醒了一半:“对啊,既然是六七两银子,怎么只收了一两呢?”。

看来,现在他除了要整顿衙门里的事务,面对这几个富商之外,其他方面的事情也要小心啊。

这个小小的太仓县,到底有多少事情还是他不知道的?

第四十四章 紧急集合

回到后衙,李序然看到梦盈房里的灯还亮着,而且杜唐、徐明、惠浩都没睡,他们几个在一块说话。他知道他们是在担心他的安危,毕竟,这个地方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

看见李序然进来了,那些人急忙要去扶他,但李序然摆摆手:其实,他根本就没醉,只是,这顿饭吃的不舒服而已。所以方才就装作很累的样子,多亏沈捕头找了个机会,才提前回来的。现在时间还早着呢,不如说会话吧?

这个场景让李序然想起了自己在江都府和按察使司的情景,每次遇到大事时,他们就在书房里议事,共同商量如何解决难题。

只是,现在一驰和尘远在南江省的按察使司,不能和他们一起来。

好在,还有杜唐可以办理日常事务,同时徐明和惠浩可以保护他的安全,这也为他和这些富商尤其是山匪的较量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这一点对李序然来说很重要,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的,更何况于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坐定之后,李序然喝了一口他们刚刚泡好的茶水,然后把他在刚才吃饭的情景以及沈捕头告诉他的一些情况告诉了他们几个。

这时,徐明和惠浩说道:“大哥,怎么干?你就说个话,凭我们兄弟两人的身手,那几个山匪根本就不是对手,再说了还有一驰和尘远大哥在按察使,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