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育体系更为科学,尽管五十年来我们的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并不等于我们的教育方法也有同样的进步。有时在我研读世界很多大学的发展史的时候,我会担心或许存在着教育倒退了的可能。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其教育思想,在中国史乃至整个亚洲史和世界史上竖立了一座丰碑。这些思想影响着无数代的中国读书人以及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忠孝”文化下的中国成为世界文明传承史上的奇迹,“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修齐治平”的思想成就了一代代伟大的中国人。

近现代大学教育深受工业文明的影响,按工业生产方式批量制造着所谓的“人才”,我们的学生被设置了某种标准,并进行批量的复制,全然没有了个性。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财富利益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无法幸免,我们看到的媒体和网络不断曝光的大学学术*、学生抄袭、升学潜规则等等新闻无一不是价值观沦落的明证。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育人,然而教育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功能也出现了问题,校园暴力、虐待动物等现象也并不鲜见。“竞争”、“责任”让人和人之间关系变得紧张和不安,财富利益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我们的内心世界被滚动的时代车轮碾压得粉碎。世界变化得太快,我们越来越没有了平静和幸福,我们变成了科学技术的奴隶。

中国近百年来的教育几乎完全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原创学科。这种模仿的状态并非只出现在教育方面,我们的哲学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我们的价值取向都是这样的,正在慢慢地迷失自己。

中国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呢?或许对于我这样一个略知教育之皮毛的人而言,反思中国的教育显得太过自大,但我仍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识,怀抱一颗赤诚之心,期望抛砖引玉,激起有识之士对这个命题的关注。中国教育之成败关乎国家之未来,这应该不只是中国教育界人士的责任,也应该是整个民族的责任。或许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了世界强国,如果能在成功之中国真诚反思我们教育的问题、真诚面对我们的失误,这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梦想办一所有特色、有思想的大学,一所具有古典精神的现代化大学。这本书的内容来自我和朋友们酒后茶余指点江山式的激烈讨论,来自一个个不眠之夜里我的辗转思索,也来自阅读之后的种种感慨以及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体会和思考。我愿意和大家分享这些思想,因为我相信,在骨子里,即使常常有失望和不满,我们仍都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大家不妨将本书看作是作者的一番热血之言吧!

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媒体的一些相关报道,我尽可能地对这些报道的出处作了注明,但仍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发现了这些疏漏,请及时联系我,以便本书再版时能及时补充完善。同时,我要向全国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你们的辛勤劳动,让我能有机会接触了解很多事实,也正是你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使我有机会反思教育,最后完成本书的写作。

感谢我的妻子在我写作本书时给予了很多创造性的建议。感谢夏显虎先生,他提供了大量资料和数据给我,很多内容都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我还要感谢每一位在我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你们!

最后,我要感谢命运,让我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一所自己的大学!

2009年8月30日于三峡

中国教育怎么了 就业之忧(1)

就业之忧

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会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年积累的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总数超过1000万的人将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新闻报道说,2009年,有部分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虽然*官员坚称这些学生放弃高考与大学生就业难没有直接关系,但媒体分析说,恰恰就是就业难,导致这些学生心灰意冷。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几乎都把责任推到金融危机身上。

真相远非如此。

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工作

毋庸讳言,不少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份体面的、能够保障一定生活质量的工作。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能够走进大学校门,就等于提前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了“幸福生活”的标签,等于提前拿到了通往幸福之门的通行证。然而,这个梦想却被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