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考察变成了交易 (第1/2页)

第420章 考察变成了交易

辽王没有想到,老朱一下子就给了辽东十个进士名额,对辽东的支持力度这么大。

这个利好一旦公布,估计科举竞争最激烈的江南士绅都要向辽东移民。

所以,他想着想着,倒感觉是后世的高考制度借鉴了老朱的南北榜经验。

不过辽王担心老朱又有什么套路,于是谨慎地说道:“陛下,辽东选人用人标准和朝廷大相径庭,考试内容也和礼部有异。如果由礼部主持,所选人才与辽东背道而驰,辽东宁可不要也罢。”

老朱笑呵呵道:“朕都知道你准会这么说。朕决定,考试由辽王府自行主持,考天文地理也好,算术会计也罢,哪怕考厨艺、摔跤,都有你的道理。宋太祖不是搞过文搏状元么?你只须报礼部备案即可,均视同进士出身。”

看来老朱已经知道了辽王上次考核礼部二十名官员的事情了。这件事情传到京城之后,好多人当笑话听,但是老朱并不认为儿子整的是个笑话。

他这儿子,做事总是天马行空,岂是凡夫俗子可以想象?

辽王对老朱还是不大放心,又小心翼翼地问道:“没有其他条件了?”

他现在和老朱打交道次数多了,知道老朱的路数,也是个贼不走空的主。

老朱不好意思地笑道:“怎么能说是条件呢?咱们父子同心,总得相互扶持。每年朕再让礼部派十人到辽东历练,你每年后确保送回八人回朝廷效力,这总可以吧?”

辽王又问道:“你不是有吏部吗?”

老朱说道:“那个吏部尚书詹徽连同侍郎吴庸,朕都给杀了。选拔官吏收点钱朕倒能容忍,但这些人结党营私,压制人才,实在可恶。朕实在不能忍。你也不是说了么,贪污莫大于法制,浪费莫大于人才。”

辽王没想到老朱悟性这么高,很快就能现学现卖。

也许他早就有这方面的体会,只是读书少了,不会提炼而已。

过了一会,辽王就顺竿子爬,拿来纸笔,现场作业,向老朱提出了辽东十人进士名单,依次是曹楚材、蒯富、铁燿、沈庄、蒯贵、赵齐、吴亮、李严、陈诚、李犇这十人。

辽王知道,这些人早是各行翘楚,成为他经营辽东的主要项目经理,对科举已经没有太大的执念。

但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又有谁真正做到挥洒自如,毫不在意功名呢?就连后来的左宗棠大帅在当了封疆大吏之后,还不是要找老佛爷走后门,弄了个特批的进士出身?

老朱很快爽快,现场下旨,赐予曹楚材等十人同进士出身。

正好如辽王所料,老朱也是贼不走空,提出了新的条件:“儿啊,你这下总该相信朕了吧?不过呢,你让王府宾辅铁炫和工部都水司主事潘良都回去吧,朕给他们两个好位置。一个要出任山东布政使,一个要出任工部侍郎,朕想好好治理黄河。”

辽王想了想,治理黄河确实是大事。

只有黄河修好了,山东、河南、直隶三省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才会拉动内地的消费,给辽东商品特别是奢侈品更多的机会。否则,他的香皂给鬼去洗澡,他那些酒给鬼喝。

只有山东老百姓日子过好了,山东人口才会进一步增加,辽东才和山东共享人口红利。

这就是一荣俱荣。

所以这一次,他没再反对。

这一次交流,双方总算没有出现针锋相对的情况,彼此都非常满意,收获满满。

辽王很高兴,没想到听老朱诉了半天苦水,还是挺有收获的。

虽然他现在对朝廷的进士们并不抱太大的期望,但是一下子争取了十个进士名额,至少给手下办事的人一个希望,一个交待,以后干活会更尽心尽力一些。

老朱也很高兴。

他没有想到,这儿子对于处理科考案和科考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

试看当今朝堂,看问题有谁能有辽王如此通透?就是太孙也看不出自己的良苦用心,反而被那些大臣们怂恿当枪使。

如果说到辽东考察有什么收获,他的收获海了去了,但是找到治国理政的知音才是他最大的收获。

营国公郭英这时也回过神来,终于相信老朱是真的要立外甥为太子。

不过他还是谨慎地提醒老朱:“陛下,辽王平时行事看似不拘一格,其实品行至纯至孝。事情如果逼的太急,殿下反而不敢接受。”

老朱听后,也觉得郭英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