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户部尚书的名字叫做毕自严,是他的哥哥,关系铁到这个份上,都没要到钱,可见是真没办法了。

但苦大兵不管这个,干活就得发工钱,不发工钱就干你,毕大人昀先遭殃,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关键时刻部下赶到,说你们把他打死也没用,不如把人留着,我去筹钱。

就这样,兵变弄成了绑票,东拼西凑,找来两万银子,当兵的不干,又要闹事,无奈之下,巡抚衙门主动出面,以政府做担保,找人借了五万两银子(要算利息),补了部分工资,这才把人弄出来。

毕自肃确实是个好人,出来后没找打他的人,反而跟自己过不去,觉得闹到这个局势,有很大的领导责任,但他实在太过实诚,为负责任,竟然自杀了。 毕巡抚是个老实人,袁督师就不同了,听说兵变消息,勃然大怒:竟敢闹事,反了你们了! 立刻马不停蹄往地方赶,到了宁远,衙门都不进,直接就奔军营。 此时的军营,已彻底失去控制,军官都不敢进,进去就打,闹得不行,袁崇焕进去了,大家都安静了。 所谓闹事,也是有欺软怕硬这一说的。 袁崇焕首先宣读了皇帝的谕令,让大家散会,回营休息,然后他找到几个心腹,只问了一个问题: “谁带头闹的?” 回答: “杨正朝,张思顺。 ” 那就好办了,先抓这两个。 两个人抓来,袁崇焕又只问了一个问题:想死,还是想活。 不过是讨点钱,犯不着跟自己过不去,想活。 想活可以,当叛徒就行。 很快,在两人的帮助下,袁崇焕找到了参与叛乱的其余十几个乱党,对这些人,就没有问题,也没有政策了,全部杀头。 领头的没有了,自然就不闹了,接下来的,是追究领导责任。

负有直接责任的中军部将吴国琦,杀头,其余相关将领,免职的免职,查办的查办,这其中还包括后来把李自成打得满世界乱逃的左良玉。 '1594' 兵变就此平息,但问题没有解决,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不发工资,玉皇大帝也镇不住。 袁崇焕直接找到崇祯,开口就要八十万。 八十万两白银,折合崇祯时期米价,大致是人民币六亿多。 袁崇焕真敢要,崇祯也真敢给,马上批示户部尚书毕自严,照办。 毕自严回复,不办。 崇祯大发雷霆,毕自严雷打不动,说来说去就一句话,没钱。 毕尚书不怕事,也不怕死,他的弟弟死都没能发出军饷,你袁崇焕算老几? 事实确实如此,我查了一下,当时明朝每年的收入,大致是四百万两,而明朝一年的军费,竟然是五百万两!如此下去,必定破产。 明朝,其实就是公司,公司没钱要破产,明朝没钱就完蛋,而军费的激增,应归功于努尔哈赤父子这十几年的抢掠带折腾,所谓明亡清兴的必然结局,不过如此。 虽说经济紧张,但崇祯还是满足了袁崇焕的要求,只是打了个折——三十万两。 钱搞定了,接下来是搞人。首先是辽东巡抚,毕巡抚死后,这个位置一直没人坐,袁崇焕说,干脆别派了,撤了这个职务拉倒。 崇祯同意了。 然后袁崇焕又说,登州、莱州两地(归他管)干脆也不要巡抚了,都撤了吧。 崇祯又同意了。 昀后袁崇焕还说,为方便调遣,特推荐三人: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他的铁杆),赵率教为山海关总兵,何可纲为宁远总兵,原任总兵满桂、麻登云(非铁杆),另行任用。 崇祯还是同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请示任用这三个人的时候,袁崇焕曾经说过一句话:

“臣选此三人,愿与此三人共始终,若到期无果,愿杀此三人,然后自动请死。 ”

此后的事情证明,这个誓言是比较准的,到期无果,三人互相残杀,他却未能请死。 至此,袁崇焕人也有了,钱也有了,蓟辽之内,已无人可与抗衡。 不,不,还是有一个。 近十年来,历任蓟辽总督,无论是袁应泰、熊廷弼,王化贞,都没有管过他,也管不了

他。 “孤处天涯,为国效命,曲直生死,惟君命是从。 ” 臣左都督,挂将军印领尚方宝剑,总兵皮岛毛文龙泣血上疏。 '1595' 决定 袁崇焕想杀掉毛文龙。 这个念头啥时候蹦出来的,实在无法考证,反正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杀人动机,只有四

个字:看不顺眼。 当然,也有些人说,袁崇焕要杀掉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