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物资分配权呢。
史迪威眼力不错,他看中的滇西远征军首任司令长官是陈诚。
老乔倒不是为了投蒋介石所好,陈诚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可以说都是他喜欢并认可的,即使拿美国标准来衡量,也绝对称得上是个优秀的指挥官。
不过,这下可够陈诚忙的了,有一段时间,他既要顾远征军一摊,六战区那一摊又丢不掉,真个是团团乱转,甚至到鄂西会战,还得飞回恩施去指挥作战,就差没有分身之术了。
和很多长年征战的军官类似,陈诚也有着严重的胃病,如此一折腾,这位十项全能的铁人就真给累垮了,只得请假去重庆郊外休养。
远征军司令长官的位置又空了下来,要说国内能征惯战的将领也很多,可关键是人家史迪威得认可才行,你能让杜聿明、罗卓英去吗?
为了找到合适人选,军政部长何应钦把一本军官名册都翻烂了,终于翻到了一个人的名字。
东山再起
因为中条山之战,昔日虎将卫立煌跌入了谷底,撤职加革除上将衔的处分,也就比坐牢、枪毙好那么一点。
撤职之后,改调军委会西安行营主任。
卫立煌为人非常倔犟,属于“五虎上将”里面最爱说怪话、发牢骚的,有时跟蒋介石都不对付,但事到如今,他也无话可说,短期内就办完移交手续,去西安就职了。
所谓行营主任,是一个标准的闲职,没什么权,去了以后,卫立煌也不愿意一本正经地坐办公室,而是把事务推给幕僚,自己则带着一家子在西安城里闲逛。
每天都是这么打发光阴,卫立煌自此绝口不言军事,就连原先部属求见,他也一概婉言谢绝。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在外人看来,卫立煌是真的想退隐不干了,要不然怎会如此悠闲和清静?
只有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只虎才会偶尔露出真容。
他经常翻阅报纸,看完之后就长吁短叹,拍案不平。
将军的价值在战场,若久而“髀里肉生”,空长一身肥肉,连战马都骑不了,岂不悲哉?
不言,其实满心都是言,但总不能自己哭着喊着说“廉颇未老,一顿还能吃上一大碗”之类的话吧。
在西安闲逛一个月后,卫立煌再也熬不住,索性离开西安去了成都。
表面上是彻底退隐,其实却隐含着强烈不满:这么一个闲职,你们不觉得大材小用?
这叫以退为进,然而起初却只能退不能进,一连憋屈两年,到了用人之时,统帅部才想到以前还有过这么一只虎。
在第一次远征军的出国名单里,罗卓英的位置原先就是安排给卫立煌的。
心里那个激动,可卫立煌还是忍住了。
机会再好,该拿架子还得拿,不然就会让人看扁,认为你被贬如此,怎么上面一声招呼,你就急不可耐要出山了。
要让人看重,就得学会“拿”,这是中国传统官场的经验之谈。
接到征调令后,卫立煌答复:“我以前去中条山视察时,乘马受惊,把我从上面颠了下来,因此震坏脑子,所以无法赴任。”
等到陈诚病倒,何应钦又想起了卫立煌,名单报给史迪威,老乔点了头。
这时,史迪威和蒋介石私下里已经势同水火,谁跟蒋介石热落,谁就不讨史迪威喜欢。卫立煌因中条山之败遭贬,与蒋介石的关系,已不像其他几虎那样近,他自然没有理由表示反对。
美国佬能点头,就一切OK,可是因为前面那个例子,一个军政部长已经请不动卫立煌了,非得元首去请不可。
1944年春天,蒋介石派专机到成都相邀。
这回要是再“拿”就过了,官场沉浮这么多年,对尺寸所在,卫立煌还是掂量得清楚的。
重庆一行,蒋介石亲自接见,卫立煌正式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并得以恢复上将衔。
“脑震荡”问题不存在了,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战场上挽回自己的声名。
将军荣辱在战场,卫立煌(右二)要靠第
二次远征来翻身
退隐的那些日子,卫立煌不言军事,某种程度上却是已痛得说不出话来了。
那一仗打得实在丢脸,算得上是抗战中期最窝囊的一仗,以至不提中条山便罢,一提就是一个惨字。
在告别洛阳时,卫立煌特意让司机返回,绕着住处兜了一个大圈子才离开。
他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