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决战前奏 (第1/3页)
用兵以奇险,往往是出于无奈。
承匡一城久攻不下,若是稳扎稳打,必要先攻下承匡、戴,然后再攻宁陵,从而靠近商丘。
可诸侯联军若是这么打,就要考虑是莱芜先被墨家的主力攻下,还是己方先攻破了商丘,时间上只怕来不及。
齐国已经是无路可退,唯有先攻下商丘或者用屠杀的方法逼迫墨家回援,才有可能稳住齐国的局面,解决此时的危局。
既是断定墨家泗上留守部队盯上了右路的韩军,这倒正是一个机会。
昔年墨子曾言,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也;城小人众,二不守也;人众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远,四不守也;畜积在外,富人在虚,五不守也。
商丘正合其一。
承匡卡在右路和中军主力之间,宁陵在商丘之前,但守军的数量都不是很多。
计议已定,诸侯联军终于做了决定。
分兵五千围承匡、分兵八千围宁陵,其主力绕开宁陵,直奔商丘以围城。
一旦围城,则命在阳夏防守的韩军密切注意墨家的动静,先守好阳夏、固城,待泗上留守部队支援商丘之时,阳夏之君出兵柘城,会于商丘城下,将泗上的留守部队歼灭。
联军主力出宁陵、围商丘的行动刚刚展开不过三天,在单父等待机会的适就的了消息。
军帐之内欢声雷动,看起来诸侯联军已经上当了。
在单父附近墨家集结了在泗上的几乎全部主力野战部队,四万步兵,一万六千骑兵,外加工兵和炮兵。
剩余的野战部队则分散在陈、柘城等地做疑兵。
若是能够抓住机会聚拢部队,正可以打出来一个大约七万解悬军对大约五万诸侯联军的优势战役。
这场战役适是准备分两段打的,先难后易,他要的不是诸侯联军退兵,而是要将韩、魏、卫、齐的最后一支野战部队全都埋在这里。
所以他根本不想先动右翼的弱旅韩军,那样会引起对方的警惕从而开溜。
只要中军主力被消灭,那三万韩军也就是盘中餐物,无处可逃。
单父距离商丘并不远,至关重要的戴城虽然被围,但是诸侯联军也还未攻下,。
即便局势十分有利,但实际上也就争取了大约两天的时间。
一旦大军开始行动,很快就会被敌人发觉,到时候要么是右路的韩军必然北上。
若是会和成功,倒不是打不了,而是打起来会很麻烦,伤亡会很大。
以多打少,和人数相近,那大为不同。
战场战役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计划。
若是大胜,能够先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联军中路,然后歼灭韩军,则军队可以不用修整,趁势北上,攻入新郑兵临黄河,威胁韩、周东征齐国。
若是小胜,可能就需要修整一段时间,防止赵国趁机干涉,不要过快进军以免战线拉得太长兵力分散出现意外,稳扎稳打争取三年灭齐。
大胜小胜的关键,已经不在墨家主力这边,而是在做疑兵的陈、苦县等地的那些部队那里。
一旦韩军由北上会和的意图,就需要在那里做疑兵的部队至少坚守一天的时间,为主力会战争取足够的时间。
只要一天时间便足够,因为大军一旦出动留给适的时间也不多。
在苦县、陈等地的部队收拢的话约有八千野战部队,在内线作战就算可以补充一部分二线守备的兵卒,数量也不会太多。
商丘之南并非筑垒区,这就需要这些部队用最顽强的精神,接近可能拖住阳夏的韩军。
适思考着柘城这个地方,也就是许多年前宋襄公扬名仁义无双之地,只怕这里才是整个战场上最为残酷的地方。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不能再犹豫。
于是下令,一个步兵师以及三千骑兵出右路,快速解戴城之围,解围后迅速南下承匡,留下两个旅的步兵加强承匡的防御,剩余部队靠近宁陵。
主力则直扑商丘以北,击溃联军外围后贴近联军主力,待右路偏师集结后,展开决战。
左翼以苦县、陈地的疑兵为主,他们佯攻阳夏,然后北上柘城,在柘城与承匡之间防御,阻止韩军北上和联军主力汇合。
这也是分进合击的战略,适总算是明白了古时候作战为什么失期皆斩。
在这个通讯完全靠马、消息传递速度最快一天二三百里的时代,分进合击战术用好了那就是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