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2/4页)

有幸有得天独厚的天才,把最有特点的作品写成最有力最动人的作品。其次,《押沙龙,押沙龙!》出色地表现了诗人与诗歌、讲故事的人与故事、经历与想象产物、历史和艺术、拉斐特与约克那帕塔法之间的关系的长期关注。

昆丁生于一个封闭的地区和家庭,因此,在《喧哗与骚动》中自我中心到了连姐妹也不爱的地步。他喜欢荣誉之类的抽象理想,或者命运之类的抽象概念,然而,福克纳正是利用昆丁的这一缺点进入并开掘塞特潘的故事,从页确立了《押沙龙,押沙龙!》和《喧哗与骚动》二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昆丁·康普生这个人物,我们发现《喧哗与骚动》的几个关键主题也是《押沙龙,押沙龙!》的关键主题,特别是重复和命运,自我中心和乱伦等。这些主题除了在两部小说中都有出现以外,还说明二书之间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它们提出如何界定《押沙龙,押沙龙!》中讲故事的人的生活和他们所讲故事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在《喧哗与骚动》中,昆丁对凯蒂的爱不过表现他对理想的爱;他坚持认为凯蒂是他的理想的具体化。同样,他的自杀不过是因为他没有勇气为卫护她的名誉而去杀人的替代。《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亨利·塞特潘是昆丁的化身,他为了卫护妹妹的名誉而杀兄——一个有乱他的企图而不仅空口说说的更深更阴的人。亨利和昆丁一样是个失败的儿子和兄弟,但不像昆丁那样众目睽睽地自杀,而是把自己关在阁楼上、关在静止和沉默中。人未死而已成幽灵,以长期幽闭代替自杀。因此,昆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他自己的生活故事(《喧哗与骚动》)中,另一个方面表现在他讲的故事(《押沙龙,押沙龙!》)中。《押沙龙,押沙龙!》既是他的生活的展开又是证实,既和他自己的生活相似,又引申、也许推迟,但肯定反映了他梦寐以求的杀人和乱伦,以及在《喧哗与骚动》中的自杀。

《押沙龙,押沙龙!》中讲故事的人叙述的故事,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故事互相印证,比福克纳的其他小说更突出。书中到处可见执迷不悟、以计谋和幻想求补偿的蛛丝马迹。心理变态而固执的讲故事人爱作具体的解释和奇怪的自我辩白;听任自己的意念和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见闻;任意砍伐所讲述的故事,或保留、或伪装、或歪曲;然而,福克纳不仅怜悯他们,听之由之,让他们把陈年老话和古老的心思、迷信拼凑成一则无奇不有的大故事。虽然没能我回“对人类的不幸和愚昧的信心”,至少“从那卑贱罪过的尘埃中打捞出一丁点儿失去的旧时欢乐”。

《押沙龙,押沙龙!》建立在侦查、估计和推测上,坚持以修辞为力量,把读者吸引到他的想象和语言的游戏中来。我们很快就跟着它演戏,仿佛我们也相信那些难以置信、无法亲知的事情。福克纳自称有追求“修辞美的无限勇气”,还说“我承认乐在其中”。使《押沙龙,押沙龙!》读来特别有趣,就是因为福克纳不仅爱作想象和修辞游戏,还把我们也拉进去一起游戏,因此,我们不觉得小说自我陶醉或强人所难,反觉其落落大方。主要是因为福克纳不吝与人分享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甘苦。此书讴歌“讲故事与听故事的美满结合”,书中人物、作者和读者都参与其事。这样的融汇贯通,只有在心灵和想象随着情绪起落进行游戏时“去伪存真”,方才可能达到。此时,心灵和想象回头走向那隐伏在暗处的形象,走向那不问其为何物便接纳的影子;向前则寻找能予以启示的图像和能予以意义的公式。福克纳笔下的说书人既像业余侦探、历史学家,又像读者,寻求事实的真相,作者通过他们来写事实,但他们也是有想象力的主灵,是业余诗人,不仅是有隐痛和秘密需求的人。他们故事还没讲完,便知道事实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知道事实离不开人的臆想和猜测。早在小说的开始部分,具体事实如“43 个夏天”“43年”便超出人的理解,后来,理解超出事实,把叙述侦查绪果和叙述猜测结果并在一起。

《押沙龙,押沙龙!》因这一美满结合而得以铺陈展开,每一项发现都带动修正发挥,充实丰富:给我们一次次开始一次次结束的感觉,恰到好处,没有不可能或不真实的感觉。书以回忆一次谈话开始,使我们觉得塞特潘的故事已经讲了多时。

昆丁的结束语给人暧昧、悲愤、优柔寡断的感觉。总之,只有死亡才能结束;昆丁的抗争,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重新开始,他要重新设法解谜底、找规律。开门锁。

昆了、罗莎小姐和塞特潘一样,希望找到结论;他们不仅构恩一些规律的答案,还硬叫自己相信。但即使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