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血战天水城1 (第1/2页)

谢玉姝眼看城门被一点点挤开,大喝道 “城门口的兄弟们,撤!撤!撤!” 于此同时,兰亭他们也飞速冲向城门,待城门后的人撤出城门的那一刻,一个个酒坛流星一样迅猛的向着城门打开的缝隙砸过去。 兰亭和清风他们都是用上了内力,沉重的酒坛呼啸着飞过去,有的甚至飞出城门外,砸出去无不是酒坛稀碎,酒花飞溅。 紧跟着的,就是一支支火把。 瞬间就把烈酒点燃了。 如此循环往复十几次,城门内外顿时一片火海,原本叫喊着往里冲的敌军立马乱作一团,城门这里是火海,敌军本能的往回跑,跟后边的人两两相撞,又一步扩大了杀伤力,外头彻底乱了。 城内的守军趁势冲回去,重新关上了城门,上好门栓。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天水,险险的守住了。 韩仲玉摸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激动的抱起谢玉姝转了个圈 “你可真是我的福星!我以为我们都要眼看着天水失守了,那我真是死不瞑目。” 其他人也都发自内心的庆幸 “我还以为郡主带酒是给咱们喝着壮行的,不过,这个酒给他们,比咱们喝了还痛快!” 谢玉姝呸了韩仲玉一声 “说什么丧气话! 天水不能丢,咱们也不能死,咱们这些人,论功夫以一当十,论武器以一敌百,今天,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大齐的厉害!” “你说的对! 所有人听令! 所有连弩上城墙,所有连弩不能停,所有袖箭不能停,所有弓箭不能停! 让这帮鞑靼蛮子,见识见识我大齐的厉害! 这一战,务必发出我大齐的威严!” “是!” 韩仲玉一声令下,兰亭带领韩府的人,清风带领神鹰卫,赵虎带着玉泉山庄的人纷纷拿着武器上了城墙。 城门口的人见状,也纷纷上前,帮忙把几大马车的箭支全部搬到城墙上。 与此同时,在这协同守城的刘济也吩咐人把城墙上的伤员抬下来救治,并且让最先上去的那一批下来休整。 随后又统计一下还剩下的人。 两日不见,刘济瘦了一圈,眼睛也熬的通红,可见,从太安府出来,他们日子的艰辛。 不待韩仲玉发问,刘济便汇报道 “大人,这次鞑靼突然发兵怕是蓄谋已久,而且,可能不止鞑靼独自出兵,函谷关先前派去东西驻军求援的人回来报,东西两边的驻军也都遭受到了袭击且战况惨烈。 从函谷关遭受突袭到现在,没有一处能派出援兵,可见战况激烈,我们现在总共就剩四千多人,实在没把握坚持到朝廷援军的到来。” 韩仲玉又何尝不知道这里的形式,但是他们没有退路,只能道 “守不住也得死守。 守一天,是一天,我们身后,是手无寸铁的大齐百姓,如果我们撤了,他们将直面鞑靼人的刀枪。 我们多坚持一天,事情也许就有转机了! 你先带你的人下去休息,养精蓄锐,这一轮,我们守。” “是!” 谢玉姝见他要走,开口叫住了他 “等一等,这里的箭,还有多少?” 刘济摇摇头 “回郡主,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我去叫这里的太仆。” “好。” 刘济说完,便让一个小兵去把太仆叫来,自己带人下去休整了。 这里的太仆是个三十多岁的清瘦男子,叫李致,见了韩仲玉和谢玉姝先是问了安,便直接汇报 “回韩大人,郡主,眼下仓库里的箭支大约还有十五万支,如果照着这个形式打下去,还能撑个三天差不多。” 韩仲玉道 “接下来会用到连弩,用箭量会大增,十五万支,也就撑一天半。 就算太安府和晋阳,山城的补给稍后运到,也就撑个两三天。 两三天,依旧无法支撑到援军到来。 你务必想办法在搞一批箭来。 “回大人,属下已经让人去筹备了,只是,库中的大半都运到函谷关去了,却不想损失惨重,想一下子造出这么多箭,根本不可能,人手和材料都不够,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谢玉姝道 “那就去收集全城的稻草,绑成草帘或者草人,套上衣裳去城墙上接箭,直接循环使用,也能撑一阵子。” 李致听了,眼睛一亮 “这个法子妙啊!郡主真是大才,属下佩服,属下这就去办!” 上一刻还愁眉苦脸的人,这会跟打了鸡血似的,跑的飞快! 韩仲玉和轩辕彻看谢玉姝也一脸佩服,轩辕彻忍不住双手掰过谢玉姝的脑袋看看 “你这脑子怎么就转的这么快,里头都装的什么,给本王也分点!” 谢玉姝扒开他 “当然是智慧了,没事多读几本书,也许你也这么聪明了! 好了,你赶了一天的路,先找地方休息去,你的神鹰卫已经上去了,城墙上不缺你一个。” 韩仲玉也赶他 “你人在这,军心就已经稳了,剩下的任务,就是保养好你自己,争取不发病,不添乱,别让我回头没法跟太后和皇上交代。” 轩辕彻原本不想回去,但听韩仲玉这样一说,知道这会不是他任性妄为的时候,便回府衙去了。 韩仲玉和谢玉姝也上了城墙。 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