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O衷谖乙�煅槟切┮�蟊鹑吮匦胱龅降摹案鋈艘饧�保�裉熳魑�幻�胀ɡ鲜Φ淖约耗芊裆硖辶π校�徽鄄豢郏课一挂�橹ぱ橹ひ幌挛以�淇淦涮傅摹案鋈艘饧�笔切兄�行Щ故呛�蛋说溃烤」芪乙咽侨蹂笾���胰砸��谜庖淮味晕依此狄残硎亲詈蟮幕�幔�辞笾の业男矶辔粗��
八月三十日忙了一天,报名工作自己觉得还算顺利。到下午五点,大部分学生都已交费注册,只有四五个人未到。我查了一下,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其中一个叫刘高的学生,还是我班的头号种子。我以为他们大概是有事给耽误了。可是,我到其他班一问,人家都报齐了,一个不少,这才觉得不太对头。莫不是这些学生家长见我老态龙钟信不过,也想换班?
另外还有一位叫杨晟辉的学生也没来报名。一打听,据说这个学生连小学都没念完就走上了社会,难怪报名表上连考试成绩都没有。许多对杨晟辉很熟悉的老师和家长都提醒我说,这个学生千万不能收,如果收了不但班上要被搞乱,甚至全年级、全校都要麻烦不断。有家长和老师私下告诉我:“这个学生从小就是在家不听家教,在校不守约束,是个软硬不吃、无法无天的角色。”就连学校领导也不勉强我收留这个学生,领导对我说:“这个学生我们听说过,收不收你看着办。”现在他也没来报名。为什么?是不想来,不敢来还是不来?我心里犯着嘀咕,说不清是希望他来还是希望他不来。
正当我对这些尚未见面的娃娃一头雾水的时候,晚上,本年级的英语教师伍金秀来到我家。这是她第一次上我家的门。她一进门,我就想到了一句老话“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我一边让坐一边笑着问:“伍老师今天怎么进我这破窑来了?”
伍老师笑了笑,便直言不讳地说:“刘高的父亲是我老头子的同学,他委托我向金老师打个商量……。”
我没等她说完就接过她的话茬说:“是不是想让刘高换班?”
伍老师有些难为情地说:“刘高的父亲就是这个意思,他说请你金老师帮忙。”
这个忙怎么帮?如果我点头说行,那要走的就肯定不止刘高一人;如果简单说不行,我把人家强按在自己班上,三年之后如果上去了,还可落个皆大欢喜,如果上不去,落个“误人子弟”的骂名还是小事,耽误了人家的前程,可就“罪不可赦”了。我稍作思忖之后对伍老师说:“请你给刘高父亲传句话,就说金老师希望刘高暂时留在班上一个学期试一试。一个学期之后,如果他仍要换班,我不说二话,他想去哪个班就去哪个班。”
伍老师不好再说什么,告辞走了。后面又有几位学生家长陆陆续续找上门来,都是一个意思,要求换班。我以同样的话暂时打发了他们。
我的回话,给家长留下了日后选择的空间,而没给自己留下一点进退的余地。也就是说我把自己逼上了悬崖峭壁。半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而教学工作又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并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就如大洋探宝,渺茫无垠。半年后,班上会是什么状况?我虽然有几分习惯的自信,但并无十分的把握。如果半年之后我的表现不能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就再无理由挽留大批要求换班的学生,那时我将如何承受那种难堪和尴尬?
明天就要开始上课了,学生都将从我的首次表现中留下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故然重要,而三年后的结果确是悬念重重,更让人牵挂……!这一晚,我想了许多许多。
我想到,我的同事都是科班出身、具有丰富教学和班级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而我连初中门也没进过,只是一个在共大混了四年的小学生,而且教龄又不长,带初中班也是头一回。我忖度着自己能否扬长避短或笨鸟勤飞,争取与他们并驾齐驱?
我还想到,我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十一二岁的娃娃,而我,与他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却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如何填补这由于年龄太过悬殊而形成的心理和情感的鸿沟?如何让娃娃们接受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老人的唠叨与严厉?
我更想到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学,更不懂心理学。而教学工作又决非大老粗所能从事的。它是一门塑造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的综合性科学。我将如何弥补自己学历的空白,知识的贫乏和经验的不足,让自己尽快地以最佳状态进入角色?
我深深地感到,解决这些问题,对我来说,任重而不能道远,紧迫而必须稳妥。明天就要进教室上课了,啃读本本已为时太晚,我要走一条也许并不科学,却能就近速达的捷径。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