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第二天一大早,天头还没大亮。张四娘就被宋氏叫醒了,三人简单洗漱了下。就提着篮筐,去西山岭给宋老爷子上坟去了。

宋老爷子的坟在西山村的南面山麓上。南山并不高,一路上去,都是平缓的斜坡。山上的树木都泛着翠绿色,青嫩的小草夹杂在荒草之中,顽强地生长着。

“四娘,再加把劲儿,马上就到了。”宋氏指着不远处,一堆堆小坟包说道。

那里是西山村的坟营子。但凡有村人亡故。都会葬在那里。

宋王氏提着篮子,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

人已经走在娘们俩个的前头了。

张四娘抹了把头上的汗,紧跟了上去。

过了坟营子,继续往山后坡去的时候,宋王氏在一处三五坟包处停了下来。

“玉儿。四娘,过来给嗑头。”

宋王氏摆好供品,插好香。

宋氏拉着四娘,随着宋王氏嗑头。

宋王氏嗑完头,也不起身,继续跪在地上,烧纸钱,一边烧,一边哭,嘴里还在低声念叨着。

林间漫着一层薄雾,耳畔是宋王氏母女的哭泣声,莫名的哀伤渐渐涌上张四娘的心头。

想起了现代的父母,远离了他们的疼爱来到异世……经历过这么多的磨难,她越想越难过,忍不住也哭泣起来。

那哭声比宋王氏母女俩还凄凉,她们是怀念追思,而张四娘的哭声里却透着一种孤独与无助。

这还是张四娘第一次给宋家先祖扫墓,任谁也没有想到她会哭得这么伤心。

宋王氏将她搂进怀里,轻拍着她的背,“好孩子,你有心了,姥娘没看错你。”

待扫完了墓,三个女人重新整理了情绪,顺着山路下山,一路上也遇到不少来扫墓的乡亲。但彼此都没有打招呼,这是这一带的规矩,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到了家里头,三人换了身干活的衣裙,准备出门各自忙碌去。在院门口,遇到了从高崖村里扫墓回来的张玉凤与刘成。

宋氏一看到张玉凤,就微微地侧过身去,宋王氏则对刘成点了下头,便往地头里去了。

“姑父,小姑母。”张四娘笑着打招呼。

张玉凤斜着眼睛,白了她一眼,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直直地走过去了。

刘成则停住脚与张四娘说话,“……等会儿就装车。那边我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本来东西也不多,直接搬了就能住人。”

前几天,张四娘特意与刘成去了趟镇上,与马郎中谈了兑买医馆的事情,当下付了银子,签了契书。事情办得还算是顺利。

张四娘冲着张玉凤远去的背影努努嘴,“没和你闹?”

刘成笑道,“病了这一场,她想闹也得有精神头啊。我瞧着她也乐意去镇上。换个环境,对她也有好处。”

“那样最好,只是咱们村子里的人就少了可以寻医问药的好郎中了。”

这一点,刘成也考虑了,他应承村民,会时不时地回村子里来坐诊。到时,乡亲们还是可以找他的。

“姑夫,你雇了几辆车?我家驴车还空着呢,我让大山哥帮着出一趟车,也省得你跑二回。”

刘成为了省银子,只雇了两辆驴车,挑着紧要的东西装了。其中一个驴车上装的是几大口箱子,里面尽是些医书。剩下的东西,都是张玉凤的。

刘成也没四娘客气,但说大山跑的这一趟活儿,工钱他出。

张四娘一口答应,也是为了全了刘成的面子。

与刘成告别后,母女两人去鸡舍那边帮忙。

工匠们在打地基,工程进度比想像中的要快上一些。

这与张四娘付出的高额的报酬分不开。

顺子一早上完坟也赶了过来。见母女两人在工地上,很不高兴。说这里不是女人们该来的地方,关键是怕两人嗑着碰着。

宋氏和四娘回家准备午饭,她们要给工匠们供一顿午饭。菜色从来都是荤素搭配,这让工匠们很满意,不仅吃得上饭,而且还吃得好。甚至比在家里吃得强些。

今天是清明节,能过来帮工实属不易,宋氏晌午饭安排的是炖菜,白菜炖猪肉粉条。还有一锅炖鱼。佐食配的辣白菜。主食是混和面的大馒头。都是实惠、经饿的吃食。

闻饭香而动的工匠们,净手凑了过来。张四娘帮着他们盛饭。

一个姓黄的工匠看着手里满满的饭菜,笑道:“这么好的伙食,都不想到别处做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