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占城稻安心 (第1/2页)

李世民对着姬云狂轰乱炸一通,才明白最终解释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也导致之后大唐与外人签订的任何条约都有这一让对方费解的条款

契丹首领被封了个散官,打发去草原等待聚拢族人

但是想出去,鸿胪寺不开证明他们出不来。唐人无故不得出关

咱费这么大力气你不表示表示?然后契丹人被姬云一顿敲竹杠才放行

不过姬云保证,契丹人日后能过好日子

到了草原,出玉门关之后,唐军给安排划拨的地方,很扯淡,在梁国境内

毕竟梁师都的梁国是大唐的领土,只是被占据了而已

这下跟随契丹首领的亲信抓瞎了,这叫能过上好日子吗?

在梁师都地盘的草地上放牧,人家不打你才怪

唐军很客气,也热情,拍胸脯保证:咱们现在是一家人,梁军敢动你们一根毛,我们一起揍他

大唐官员无故不得离开任职地,契丹首领受了大唐官职,他想离开去长安抗议,不请示是不行滴。不然杀头滴

这就是姬云的另一个计划,给梁师都找个痔疮贴上

颉利的使者也走了,但是契丹人的原有土地证明他没带走,大唐根本没给他

讨要?上头写着呢,是送给大唐的。没写给颉利。

突厥使者抗议“你们说会还给我们大汗的”

姬云点头答应“是呀?没说不给呀。但是又不是非得让你带回去,我们自己送不行吗?”

契丹人脱离颉利,没得到任何好处。想抢吧,唐军增兵了

唐人不相信草原人的承诺,草原人同样不相信唐人

颉利占据了契丹人原有的土地,但李世民一点也不急

因为,占城稻黄了

李世民经常去城南偷看占城稻的长势,黄了就代表可以收获了

但是姬云那里没个消息,急不可耐的李二亲自去稻田里扒拉几颗稻子穗,小心翼翼剥开看,确定是长成了呀

可姬云非要等到风吹稻田,能听见沙沙声

五月二十五日,李世民带领群臣亲自观礼

先在摆好的供台上烧香礼拜,祈求上苍保佑,一定大丰

然后李世民环顾四周,只见一堆人,包括围观的百姓眼巴巴看着。

礼官唱到:“吉时已到”

李世民宣布:“入场收割”

司农监的人拿着家伙事儿早就等着呢,一听可以开始了,飞舞的镰刀舞起来煞是好看

十亩地,也就一会功夫而已

这会儿另一波人拉着一车车臭烘烘,一坨一坨的玩意扔进稻田里开始耕地翻土

十亩地收的稻子都是分开的,由于是作秀的需要,收了的稻子把穗掐下来收集成堆儿,每亩地的产出用特制的大袋子一次性装上

看着十堆稻穗,李世民再次宣布:上称

十个大称,十架大杠,十包稻穗

十次唱,报出的十个数字,让在场所有人沸腾了

都是三百多斤的重量,一斤稻出六两五左右的米。这占城稻单次亩产二百斤粮食

李二激动得打摆子,但是姬云又给你大摆锤“大唐的晚稻现在可以直接去种,十月上中旬就可以收。也就是说,现在面前的地,一年出五百斤的粮食了”

魏征懂农事:“陛下,十月歇地到来年二月,这小半年,肥田时间上有些不够”

“那就多上一些?”

李世民对肥料是一知半解,多上点?肥料是大风刮来的?魏征指责李世民的错误,详细讲解肥料怎么用的,制作如何如何消耗时间

我国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肥料,当时人们发现田间腐烂的杂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便是肥料的雏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旧墙土和栽培绿肥作为肥料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开辟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肥料来源。

绿肥指的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如满江红、水葫芦等,具有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产量的功能,是传统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肥料

绿肥又细分为春夏秋冬四种。春绿肥为早春播种,在仲夏前使用;夏绿肥在春夏播种,夏末和初秋使用;秋绿肥在夏季和早秋播种,冬前翻压利用;冬季绿肥简称冬绿肥,为秋季或初冬播种,主要生长在冬季,典型的是紫云英。

大唐的有机肥独步天下。经年累月的历史积累下,人们施肥开始随着地域、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