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身体烦躁 (第1/2页)

《岭外代答》卷三《惰农》条云:“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

这是关于占城稻种植的描述,就一个字:缘

两个字:随便

三个字:看心情

四个字:听天由命

问题是大唐没有占城稻的种植经验

种地都是精耕细作,浇水除草样样都不能懒。

有句话叫人勤地不懒,这话贯穿了整个大唐的种植思想

整个大唐没人敢像姬云这么随意种地的,完全是看心情种嘛

魏征的喋喋不休被姬云一句话怼成憋气“你种还是我种?要不你去种得了,让我种,我想怎么种就怎么种,我乐意,咋滴?你咬我呀”

三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命令拿出皇宫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赎回被变卖的子女们,送还给他们的父母,严查人贩子,一经发现,就地处死

同天,姬云种下了占城稻

二十三日,再次下诏令说因为上一年连绵大雨,今年又遇旱、蝗灾害,因此大赦天下。

诏令大略说道:“假如让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即使将灾害移到朕身上来保全百姓也心甘情愿,毫不吝惜。”

不久旱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

这天占城稻种植工作就收尾。姬云体力好,逛了整个长安城

喷人的魏征半路就被累成狗跟不上掉队了

姬云不知道的是杜荷那帮智障人士带着残疾人士牛见虎顺着姬云的足迹满长安追姬云

还非得步行

结果傻缺们最后看着出城的姬云骑马奔向了神机营

咋办?一帮二货们只好找个地方给牛见虎庆祝新生

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假肢来源于一具3000年前的女性木乃伊,一个木制的脚趾头,此时的假肢更多的是起到装饰作用,并不具备完整的功能性。

假肢最早的书面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9年,那一年波斯率领七万大军入侵希腊,经过一场大战,波斯大军中的一个占卜师不幸被希腊联军俘虏,希腊人用器械夹住了他一只脚防止他逃跑。这位占卜师在狱中思考了很多越狱的办法,但大多不切实际,终于眼一闭心一狠,用刀子砍去了自己被夹住的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越狱和逃跑终于被人所救。之后又在一位木匠的帮助下安装了一个木脚。这件事被在当地引起了不小哄动,而后被路过的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听闻写到了自己的书中,成为了人类最早使用假肢的书面记载。

到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割据带来了频繁的战争,一些有特权的骑士和爵士尝试穿着精美的盔甲遮掩他们在战争中的伤残。不过此时的假肢大多只能起到修饰和支撑的作用,让截肢者正常行走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从公元前七百年到公元十五世纪,人类假肢技术发展极为缓慢。一来受限于截肢手术的落后,二来受限于医疗消毒,止血技术的不发达,真正所需佩戴假肢的人数是极少的,那些在战争中不幸失去下肢的战士很有可能因为失血过度而死去

所以,姬云要做假肢给牛见虎,没有任何人能帮到忙。一切只能自己摸索

神机营里姬云抢来的能工巧匠对于姬云的假肢设想也是懵逼,但是他们也不得不佩服姬云的脑洞,给人做肢体?这玩意是天生父母给的,出厂配置就那样,你想后天改变设定,这脑洞就是个深渊嘛

骨架?关节?

哪里整去?

关键姬云要求假肢这个脚,要起码能够做到前行时如同真脚一样的部位弯曲

要是能达到跑步也有相应的弯曲程度就更好了

姬云一会儿琢磨脚,一会儿琢磨炮,结果摩出了脚泡

时间就这么一点一点流逝

牛见虎是望穿秋水,姬云是忘穿秋裤

一个得不到,一个没进度

民间这里,就俩事,一是和尚道士们天天求雨。二是参观占城稻田

二十五日,关内旱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感谢李世民的诚意

但是和尚道士说是他们的成果,结果旱区很多本来就拮据的平民百姓纷纷当起善男信女给神佛上供。这使得不少人不是饿死,就是走绝路借贷失去了土地

这话传到了姬云耳朵里,这再次让他对大唐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强烈反感,记下心来,发誓让他们十倍百倍吐出来

心乱了,静不下来,假肢搁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