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继续忽悠道门 (第1/2页)

龙虎山上有冰室,姬云告诉袁天罡和李淳风干冰的制作方法,让他们回头自己捣鼓去

把二氧化碳经过压缩,冷冻等工序后就可以制成干冰

没压缩机怎么压缩?

姬云要是会还能忽悠道门去折腾这个?

袁天罡和李淳风一脑袋浆糊,姬云又加大了诱饵——成功后给道门一种卦术

上古三大神术:太乙神数、大六壬、奇门遁甲。

后来历代大神演变自创如汉朝京房的小六爻配上纳甲。五代麻衣道人创麻衣神相。

后来的测字,看相摸骨八字等等都是由易理演变而来。易的根本是对宇宙的描述规律而去超越到达更高境界,就像那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算卦只能算是属于术的范畴

袁天罡对姬云懂卦术深信不疑,李淳风可是不信

李淳风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的名着《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着。

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着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李世民派人考察后采纳7条意见

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5岁,这自然要引起人们注意。他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

李淳风也是少年得志的主儿,一般的学问可看不上

于是姬云把康节先生在皇极经世书的那一首诗说了出来

皇极经世一元吟

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

日月如磨蚁,徃来无休息。

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

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

一十月二万,九千馀六百。

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

治乱与废兴,着见于方策。

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

康节先生还有个身份是道士。就是对赵匡胤的母亲说一肩挑两皇帝的陈抟老祖的徒孙。

康节先生的成就可远远不是什么神机妙算

伏羲画八卦从太古时期的《易》到今日无数大神唯有康节先生的《皇极经世书》能与之平起

从周开始把所有的大事全部记录

而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都是根据历朝历代的地方国家文献等等整理编辑记载的

西游记中原着开篇就是来自皇极经世

元会运世一元是年这已经超越了术的范畴

没算中的故事都传不下来

易学就像一池水,钓鱼谁都会,可要是想知道池里面多少鱼,就难了。

姬云这么一漏财,李淳风就差流哈喇子了。满口答应,让干啥就干啥

袁天罡制止了李淳风这不要脸的行为,卦术推演之术属禁忌,传给道门,那也只能少部分人可以学,一旦泛滥,那李唐王朝就会以祸乱民心之由打压道门

“姬县侯,单传即可”

“那是你们的事情”姬云猜出了袁天罡的心思,就挑逗他“那传你梅花易数如何?”

梅花易数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着,起源于汉易,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

袁天罡自然没听过这本书“易数?”

姬云解释了一下“以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人物、颜色、动植物等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异相,作为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从而可洞悉其先机达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效果”

梅花易数,易学难精。那些所谓算卦速成班之类的,很多说适合新手学,其实都是在忽悠人。

这本书对新手来说很吃力,需要很多基础知识,比如九宫变局,64卦爻辞象理,万物类相等等,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要精通绝非易事。

“怎么像先天奇门遁甲之术?”这样把一切都加进去推算,袁天罡怎么想都觉着极其复杂,绝不简单,一如卦签七七四十九,偏偏少一支不够五十。少的那支就是遁去的一

一切都是固定的,卜卦就是用现有的术,找那遁去的一,那引发变化的一

梅花易数学起来确实真的很简单,但算起来就会发现经常不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