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半个故事 (第1/2页)

姬家大宅从放爆杆开始,就等于宣布姬云医治成功了。

肃清的街道也已经正常使用。但是宫里的李世民心里五味杂陈,不是滋味。

乞丐暴动,农户参与抢占街道,这一切都因姬云而起。现在人醒了,少不得朝堂之上又要攻坚一番。

文武两边姬云都没偏,但越是袒护他,那越认定姬云是皇帝一方的。

昏迷中都可以引起如此规模的动乱,甚至械斗,那有心为之,又会如何?这让李世民多少有些担忧。

夏日制冰,飞天的物件,桃李树,这都像道门的法术。负责给姬云吊命的太医说了姬云认识鬼门十三针。这扁鹊的绝学早已失传,几乎无人可会。道门又有专门的医道。想起袁天罡将姬云认定为破军星,杀姬云会损国运之言,给其保命。眼都不眨对和尚痛下杀手。如此,姬云难道是道门的人?

姬云醒来这天夜里,李世民在东宫想了很久。

长孙皇后与作陪的四妃一旁一直默默陪着等待。

直到李世民一声叹息,长孙皇后才开口说话

“二郎,已经子时了”

“朕,睡不着”

“二郎,日夜操劳,要保重龙体”长孙皇后这意思就是劝李世民上床睡觉

“朕身子无碍”李世民摆摆手“朕刚继位,中原大旱,颗粒无收。后渭水之耻,朕这江山,真如他所言,一块破布。哎!”

“谁人如此无理?大唐哪有这般不堪!”长孙皇后

“姬云呐”李世民叹口气

“是蓝田县侯”燕妃

“他不是病了吗?”长孙皇后

“给你医过病的孙神医来了。他醒了。朕一直盼望着他醒过来,可醒过来,朕却高兴不起来”

“这怎么会呢?二郎不是夸其才华,要收为己用吗?现在醒了。应该高兴才是”

“朕就是高兴不起来。南边飞禽传书,他们按姬云规划的路走,竟然已经到了。已勘验的地方,正确无误”

飞禽是鹰类,乃猛禽,在空中没有敌手,飞翔速度极快,飞禽在唐代被称为鹘,在后世被称为鹘鹰。也就是海东青。有“万鹰之神”的美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

用来传递秘文,起源于姜太公的竹节传书,属于密码文,需要对应的密码本才能解读出来

杨妃、阴妃、燕妃、郑贤妃四妃暗中相互对视摇头表示不知这说的是什么

“那岂不是好事?他越是高才,这越证明陛下识人的眼光高明才对。应高兴才是”长孙皇后

“越显露得多,朕心中越是矛盾,他对得起大唐,对得起百姓。可为何不肯效忠呢?”

“他对得起大唐和百姓,岂不正是效忠陛下”

长孙皇后这话这没毛病

“朕亲口问了,他效忠的是脚下这片土地”

“这王土都是陛下的,这效忠于土地,正是效忠于陛下”皇后

“民为贵,社稷次之。脚下的土地,是民。不是朕。他还是回绝了朕。除非”

“除非?他还敢给二郎提条件不成?”长孙皇后心说这是要疯啊?

“除非朕是第二个秦王。这就是他的要求”

“秦王?就是加上始皇,有多位秦王,何来第二之说?”秦始皇他爹也叫秦王,他爷也叫秦王,长孙皇后这心里数了好几遍

“朕就是他说的第二位秦王,他要朕如始皇帝一般。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长孙皇后嘴巴卡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做到人无法超越的地步“这,这往后,后人的事,哪里说得准”

“事无绝对。他的话里有话。不可小看他”

“解开了。便知他志向,解不开,他宁肯守着他的酒楼虚耗一生,又或者离去,再不回头”

“二郎,要不明日再想吧!你们男人打起哑谜来,太深奥了”长孙皇后想,这想不出来,硬想就更想不出来,那不如缓一缓

李世民越想越气,越想越急。口气不由得大了

“明日?他睡了三十多天,朕就想了三十多天,崔家的丫头就在他门口等着进门了。明日又明日,哪来那么多明日?”

李世民这语气一大,长孙皇后眼泪差点掉下来,想不起来,也不用吼我吧?

“那,那,二郎,他就不能摊开说吗?非要这样”

“摊开说?朕已经没那面皮去说了”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说?”

“两年前朕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